“对家政人来说,客户拿你当自家人,就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最大回报。”从事家政护理工作24年,这是“劳模护理员”冯爱芬不变的职业追求。
1997年,24岁的冯爱芬怀揣着到大城市闯一闯的念头来到了北京,加入北京市惠佳丰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在医院做护工。
在那之前,冯爱芬从未接触过护理工作。第一次硬着头皮走进医院,看到病区里忙忙碌碌的医务人员,身上插着各种导管的重症病人,此前连医院门都很少进的冯爱芬不知所措。那个时候,护理岗位的从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很多护理工干不了几个月就走了,因为护理工活儿累,还经常受患者的“气”。
记得有一次,冯爱芬同时护理一个病房里的三位患者,根据医院的要求和病人的需要,对患者在睡前进行晚间护理。当时,1号床的病人说,晚上休息不好,让冯爱芬把床头灯关掉。就在冯爱芬关上灯转身要走出病房时,3号床的患者突然用命令的口气要求把灯打开。见3号床患者情绪激动,冯爱芬赶紧按照她的要求将灯打开,却没想到这位患者因为情绪激动导致心脏病突然发作。患者的家属赶到医院,把冯爱芬责备了一通。
冯爱芬特别委屈,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可又不好说什么,只能默默忍耐。事后,冯爱芬才知道,原来3号床的患者有抑郁症,有时情绪不能自控,并不是有意找她麻烦。知道了这个情况,冯爱芬突然就不生气了。当再一次面对这位患者时,冯爱芬主动笑着和她打招呼:“大妈,上次是我不了解情况,您别生我气了。”简简单单一句话,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小冯,让你受委屈了。”一旁的家属也向冯爱芬致歉:“那天我们是急糊涂了,不好意思,错怪你了。”
这几句话,让冯爱芬的心一下子暖暖的。后来,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冯爱芬却在护理病患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病人难受地呻吟,向我们寻求帮助,我没法儿不理不睬。每当看到病人在我们的护理下,一天天好起来,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让我像病人的亲人一样高兴。”冯爱芬说,只要真心对待病人,总会得到病人的尊重和认可。
长期住院的患者多数都会烦躁,情绪波动,久而久之,积累的问题甚至会在患者和亲属之间产生矛盾,病房里偶尔会出现吵嘴的现象。每当这时,冯爱芬会利用长期陪伴培养的感情,安抚患者,同时耐心说服家属。有时其他病房出现类似的情况,当事护工也会主动找到冯爱芬,请她出面去劝解。
病人称心、家属放心、医院认可,始终是冯爱芬坚守岗位的动力。因十几年从事护理工作表现突出,2010年5月,冯爱芬荣获了“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冯爱芬调到惠佳丰养老照料中心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养老院进行封闭式管理,冯爱芬主动请缨留在养老院里照顾老人。她精心护理失能失智的老人,时刻关注着老人的心情和身体状况。封闭期间家属不允许探视,冯爱芬便主动开导老人,积极创造条件让老人与家属视频聊天,还陪伴老人们一起做手工,给老人唱歌。
“关心老人的今天,就是关心自己的明天,希望我们把这份真情传递下去。”冯爱芬说,这是护理员必须守住的一份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