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满怀深情的真实故事《我们的天才儿子》在全网“刷屏”,当事人金晓宇的故事也被网友们称作是“杭州版《美丽心灵》”。
在金晓宇父亲金性勇的讲述下,向人们展示了其“精神病患者”儿子的坎坷之路:6岁时被同伴的玩具枪打瞎一只眼睛,高中时金晓宇因罹患躁郁症被迫中断学业,成年之后金晓宇一直与父母相依为命,因病情发作入院治疗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但在与心理困境抗争的过程中,金晓宇在外文领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十一年间先后翻译了22部外文著作,近七百万字,其多部译著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好评。
记者发现,不少人为这个故事所动容,不仅出于对金晓宇才华的敬佩,也出于自己或家人长期为躁郁症等精神疾病所困的“共情”。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心理学专家、教育学专家,了解到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往往会面临更多心理方面的问题,而精神疾病由于被“歧视”,难以受到如身体疾病般的重视,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这是一个深沉的故事,“残酷又温柔”,催泪又励志。从这个一家人不离不弃、相互扶持的故事中,我们由衷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也感受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感恩。
因为儿子的病,金性勇夫妇在生活中满身伤痕却从未言弃,哪怕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们是金晓宇的依靠、希望和幸运,点燃了他的人生希望,照亮了他的生命前路。
世界吻我以痛,我则报之以歌。后续报道中媒体刊登的一张照片,再次令万千读者动容:照片上是晓宇搀扶着父亲的背影,父子相扶相依,在生活的路上,一起向未来。
让我们祝福金家父子,新春将至,希望他们能有更温暖的生活。也让我们所有人携手努力,让他们的故事告一段落的地方,成为更多“金晓宇”们人生希望的序章。——据新华社
在优美文字的背后,金晓宇是一名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是否如美国一名精神病医师所著的《躁狂抑郁多才俊》所说那样:许多历史名人终其一生都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承受了超出常人的痛苦,又都是具有伟大想象力的天才艺术家?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智库专家宗春山认为,很多“天才”的表现是“超常”的,客观上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超常就是超出常态,无论是过强或者过弱都不是常态。”他继续说,“天才”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其“过弱”的一面,因为其“过强”的一面由于对社会有贡献所以往往被特别关注,但“过弱”的一面则有可能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反映。
宗春山表示,“天才”往往在某一方面拥有特长,但是在这个特长的背后,他其实也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痛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天才和疯子其实是一体两面。”
在《我们的天才儿子》的评论中,有不少网友留言“同款”,称其家人在求学阶段罹患精神疾病被迫中断学业,深刻理解作为精神疾病患者家人的感受。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青春期是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一个高发期。”宗春山介绍,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容易陷入抑郁、焦虑和紧张等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容易转换成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傅素芬表示,青少年在青春期阶段情绪波动非常大,但是与躁狂抑郁症是两回事。
她告诉记者,医生在进行诊断时会有一些诊断的标准,如情绪的躁狂表现是什么?程度如何?是否损害了他的社会功能?持续多长的时间?通过多个维度的标准去分析诊断。
傅素芬建议,家长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孩子不听话就是不想学习,“如果家长一开始就将孩子的症状表现归为‘叛逆’,也就不会带孩子到医院去诊断、治疗了。”
对于躁郁症患者的表现症状,广东省精神医学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甘露春表示,躁郁症也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能是任何年龄。“如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家庭教养、父母感情问题等都有可能会产生影响。”
他举例说,大脑就像是一辆“汽车”,不断地在车上“踩油门”“踩刹车”,导致大脑的功能产生失调,就会慢慢失去这辆“车”原有的动力,会出现各方面涉及心理学、医学方面的问题。普通人对于兴奋物质的释放和收缩是有节制的,能够令这辆“车”较为平稳地行驶;但是当“车”已经没有办法控制“油门”和“刹车”时,它也就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表现出来也就是当躁狂症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而当抑郁症发作时,患者又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这个病有两种表现形式,治疗起来相对比较复杂,治疗周期会比较长,但不是说一定不能治愈。”傅素芬说,治疗的周期可能不仅是几个月,而是需要几年的时间。此外她表示,在患者患病后也不意味着一定要终身服药,而是要看后期治疗康复的情况。康复过程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的支持与理解、家人的照顾以及患者本身的康复能力和配合程度等。
对于患者是否能够继续完成学业乃至就业?傅素芬表示,其实精神疾病和其他身体疾病一样,患病后影响到了体力,影响到了睡眠,可能就没有办法正常工作;但如果病情控制好了,睡眠也好了,自然可以照常学习、工作。
宗春山说,由于社会发展节奏快,社会在满足人们物质追求而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容易忽略对人精神层面的支持。“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我们对于青少年的精神关怀和支持现在还不够。当精神上的正常需求被压抑了,患上精神疾病也就不奇怪了。”
去年10月,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公布。经过长达近9年的科学研究,对73000多名6到16岁少年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资料分析,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面临严峻挑战。
他表示,首先,一定不要歧视精神疾病患者。“人们患上了身体疾病,家人朋友可以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但若患上了精神疾病则大多会远离他。这种歧视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常见的。”其次,青少年时期的精神疾病和其发育、成长有很大的关联性,也就是说在此阶段更加容易去医治,因此不要错过这个时机;最后,一定要做精神科的检查。如果确诊属于精神疾病的,只能到医院的精神科去就诊,该吃药吃药,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很多家长觉得精神疾病说来很难堪,而且很多孩子自己也不愿去面对,都在逃避。越是有精神疾病的人,往往越不愿意去治病、治疗,那就麻烦了。”
“我们总说‘患者’即‘家庭’,青少年的问题更是家庭问题的一个呈现。所以要做整个家庭的调整,包括沟通的方式,还有父母的养教方式都要调整。”宗春山说,学校精神卫生系统的建立不仅仅是上几节心理健康课的问题,更需要建立一套情感方面的知识系统,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体现出更多人性的关怀、更多积极友好的互动以及更多的包容。
“知识系统的建立可能需要一套更加完整的体系,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白,需要相关方面一起去探索、建立。”宗春山说。
“我像一个梦游者,醒来发现自己在一座花园里,被奇怪的光笼罩,周围满是无眼的雕像,我感到困惑而苦恼,追忆着被打断的幻梦。那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混乱已被驯服,破碎的东西变成完整。在那里,不知何故,我也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爱尔兰)约翰·班维尔《诱惑者》译者: 金晓宇
在翻译出版了多本外文著作之后,金晓宇也有了“名气”,也会在译者一栏介绍他自己:“金晓宇(1972— ),生于天津。自由译者。英译中图书有《船热》《诱惑者》《写作人生》《嘻哈这门生意》《剧院里最好的座位》和《十首歌里的摇滚史》等;日译中图书有《狗女婿上门》《和语言漫步的日记》《飞魂》和《丝绸之路纪行》等。现居杭州。”
记者在某读书评价平台上看到,由金晓宇翻译的外文著作收获了较高的评分,在读者的评论中也以“好评”为主。读者评论金晓宇的文笔“古朴优美,看似不见烟火气的表达却如夜幕缓缓覆盖大地般引发起情感的共鸣。”“美而巧妙,优雅简洁。”
《我们的天才儿子》发布后,迅速在全网传播热议,记者浏览网友评论发现,不仅有同样患有精神疾病的网友留言与金晓宇互相打气,还有更多被这个亲情故事感动的普通人,大家用真挚的祝福表达了对这一家子的敬意。
“2017年我被诊断为狂躁症。在亲友帮助下较快地回归了工作和生活。近五年里没有复发。说实话也担心哪天再失控,但对我们的城市和社区有信心。”
“感动,世上从此多了一个人知道、记住金晓宇,还有他伟大的父亲母亲。今年也当爸爸了,真的感同身受,不容易的一家,致敬。”
“虽几经波折,但他也何其幸运,幸运的是有这样的父母,幸运的是他自己也不断地努力。祈祷金晓宇能够彻底摆脱精神疾病,回归社会。加油!”
“多舛的命运给了这个家庭无尽的折磨,相依为命的父母儿子却创造出奇迹。天才背后,爱是穿透黑暗唯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