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在“就学”与“失学”间徘徊的癫痫患儿
  • 在“就学”与“失学”间徘徊的癫痫患儿

    她意识丧失,呼叫不应,双臂笔直地举着,后来又蜷在胸口,肉乎乎的手指向内弯着。

    老师手足无措,想抱起她,却又不敢触碰,只能等待抽搐频率逐渐减慢。

    两三分钟后,女孩的面色由苍白转为紫绀,抽搐才完全停止。

    守在园外的妈妈很快赶了过来,将昏睡中的优优带回家。

    尽管和园方事先沟通过病情,不久后,她还是收到了通知 —— 在进入新幼儿园的第 4 天,女孩又一次失去了和普通孩子一起成长学习的机会。

    在中国1000万癫痫患者中,有60%的患者起源于儿童时期。每年新发的40万癫痫患者中,超过一半是儿童和青少年。

    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数患儿会出现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发育落后。

    因此,当孩子们到了适学年龄,家长既要考虑疾病带来的诸多限制,也面临社会环境带来的外部压力,比如外界对癫痫发作的恐惧和校方对癫痫急救的犹疑。

    也因此,对于普通孩子根本不算问题的「正常入学」,对于患有癫痫的孩子而言,他们的家庭要为此付出几倍的努力。

    针对校园内存在的对癫痫的误解和歧视,我们呼吁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给患有癫痫的学生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使其享受到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儿童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儿童中发病率约为8‰到12‰,其中难治性癫痫约占20%。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晓蕊说,“只要接受规范、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癫痫患者的发作是可以控制的。”

    癫痫首选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就能让发作得到很好的控制,“很多家属会来问治疗结果,我们都说大概60%-70%的患者通过药物和其他手段,能够得到控制。

    其中还有一部分比较幸运的孩子,多年治疗都顺利,根据一次一次的脑电图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可以试着减药、停药,得到完全控制。”

    第一档,在无需药物的情况下,癫痫发作得到完全控制;

    第三档,治疗不顺利,但是能够找到一种药物使得发作减轻,同时药物没有副作用,也不给家庭带去沉重的经济负担。

    癫痫共患病十分常见,癫痫有许多“共患病”,即与癫痫共同罹患但没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等,共患率超过20%,癫痫患者的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10倍以上。

    刘主任提到,但这些共患病明显增加了诊断和处理的难度,不重视共患病的诊治,可导致对癫痫的诊断及处理不当,影响疗效和远期预后。

    她还举例道:“孩子的行为问题有时是因为患病后家庭对他们过度宠爱导致的,有时候是因为脑部异常,我们应该把不同原因的行为问题鉴别出来,再进行一定的行为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

    数据显示,大约75%左右的癫痫患儿是可以正常上学、体验与常人无异的生活的。

    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回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需要安静下来思考一下——面对不同的个体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癫痫给儿童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巨大的心理伤害;其家人需要的不仅是医疗上的帮助,更需要的是孩子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因此,科学应对癫痫危害需要各方携手努力,“医教结合”让孩子不受到歧视与排挤,与其他小伙伴一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