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1月20日早上8点过,四川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健中心住院部,一个印着“祝贺重获心生15载”的生日蛋糕推进了病房,这是医院专门为罗江明准备的。这个特殊的病人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后的15年里,每年1月中旬如约而至进行复检。奇妙的是罗江明的生日是在3月初,至于为什么要在1月过这个生日,还得从2007年的一场手术说起。
20日早上8点,封面新闻记者在病房内见到罗江明,刚刚抽完血的他显得很精神,笑容满面。这个马上62岁的老人不显老态,说话之间眼睛炯炯有神。他告诉记者,从手术后第一年开始,每年1月份都要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待大约一个周的时间。
据罗江明回忆,2006年他40多岁,有一天他突然感冒,当时他没当一回事,在当地医院输液将近一个月才有好转。不料3个月后病情突然加重,喘不了气,到医院检查是心肌炎。反复治疗后,情况却越来越糟。后来他和妻子赶到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求诊,医生告诉他,心脏因为长期发炎扩张,失去弹性。
当时医院给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保守用药治疗,生命维持的时间不超过1年,另一种是心脏移植,风险大,还需要等待捐赠者。”经过深思熟虑,罗江明选择了心脏移植手术。幸运的是,他也等到了一位捐赠者的心脏。
2007年1月19日对罗江明来说,是“新生”的日子,一颗来自19岁捐献者的健康心脏,由当时的胸心外科廖斌医生及其团队通过手术植入他的胸腔,这也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三例心脏移植。罗江明在术后每年回来进行复查,新的心脏依然十分有力。
在聊天中,8点半的闹钟响起,罗江明熟练地从抽屉里拿出准备好的药开始服用,这十多年来,一天两顿药不曾断过,他还将药品用小药瓶装起来,以便于随身携带。“每次来检查过后,都会安心一些。”罗江明说。
“家里面窑罐还在卖没有?”“睡眠这些怎么样嘛。”在病房里给罗江明检查身体时,现为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的廖斌与他话起了家常。作为当时的主刀医生,廖斌一直十分关心罗江明的身体状况。
“当时罗江明来到医院的时候,心功能已经很差了,心脏移植已经是最后的手段。”廖斌说,心脏移植手术在2007年左右的时候,已经是心脏外科的重大技术了,需要麻醉科、手术室、ICU等部门的配合,难度很大。不过手术的效果也很好,目前病人的各方面很正常,他现在保持着四川省存活时间最长的“换心人”的一个纪录。
据廖斌介绍,罗江明在手术之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原因,曾自己对抗排斥的药物进行减量,这样就会造成心功能不全,医院发现问题之后,决定给罗江明提供适当的帮助,除了医保报销之外的费用,在抗排斥药物方面的费用医院帮助其承担了一部分,并且每年给他做一次全身的体检。
“当时做手术的时候,罗江明还担心自己的孩子比较小,家庭也比较困难,觉得自己活不久了。现在过了十五年,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廖斌说,医院给他过这样一个特别的“生日”,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吹完蜡烛,许下愿望,罗江明与这些医生熟人合影,说起这15年来的心路历程,罗江明说:“现在心态越发平和了,想把每一天都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