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3482篇文章
戴炳读江苏人,五十大几岁,理个小分头,戴副近视眼镜,常穿一套灰色夹克衫裤,打理得干干净净,人稍胖,常带笑 说起话来斯斯文文 ,给人一个好好先生的形象。任职于某银行储蓄所,储蓄所规模不大 ,也只有四五个员工,都是几个小青年,老戴年纪最大,被行里委任为负责人,小青年们都称他为戴行长,老戴笑笑不置可否。
老戴财经专科学校毕业 ,30几年工作下来,这点业务早已烂熟于心,并不费事。夫人是位小学教师,业已退休,家务事情全不需老戴费心。老戴夫妇生有一子,大学生物系毕业,去美国留学,並已在美国就业,婚姻之事父母有心,但是鞭长莫及,只好由他去了。
老戴喜欢看书,他常说: 我的名字当中就有一个读字,命中注定是个读书的人,可惜年轻的时候没有多少机会,只好现在补了。老戴看的书不少,除了财经方面的书之外,业余时间什么书都看,当然看得最多的是小说,古今中外的小说、到手的都喜欢看。开卷有益,老戴乐在其中。
老戴工作轻松,家庭和睦,工作之余读书消遣,心宽体胖,甚是自得。平常喜欢抽点烟,不过上班不能抽烟,家里夫人反对,所以抽烟有限,一包烟能抽上四五天。酒是绝对不喝的,这其中也有点隐情: 老戴从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他“乙肝阳性”,这乙肝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不过二三十年了,从来也没有发过。他有一个哥哥,名叫戴炳耕,在百货公司当个部门经理,也是乙肝阳性,还有个妹妹叫戴炳华也阳性,所以他心里想大概是家里遗传的。不过他哥喜欢喝酒,50岁不到,生了肝癌,走了。老戴知道: 书上说的,乙肝阳性的人是万万不能喝酒的,可惜知道得太晚了,没能劝他哥别喝酒。
戴炳读喜欢读书,对于他自己的这一健康问题,自然也是十分地关注,这些年来有关于乙肝的科普书还真是看了不少,他知道他的所谓“乙肝阳性”,即是在血液中查到有乙肝病毒存在的证据,表示曾经有过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很小的时候生过肝炎,也可能从母亲那里遗传下来。但他并无症状、肝功能检查也一直都正常,所以他不是于肝炎患者。只是因为血液里面存在肝炎病毒,因此医学界称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是对于书上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药物治疗 ,这一点老戴想不通,既然身体里有病毒为什么“不需要”药物治疗?
老戴去问医生,医生只是说这些药只有在肝功能不好时、也就是说肝炎发作时,使用才有效果。老戴还是想不通,不是说要“治未病”吗?为什么要等毛病发了才治呢?
老戴没法子,只好每3到6个月复查一次,查来查去肝功能都正常。老戴不开心,他的转氨酶一直都在35、36单位,最高的一次是39单位,就是不超过40单位,而且医生说要超过正常一倍,即80单位以上才能用药。当然老戴也很矛盾:肝炎发作了,万一这些药没效,岂不是更糟糕。
这个“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说法,通俗易懂,一些乙肝阳性者因此减轻了思想压力,当然是好事。不过这种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只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的一个阶段,从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属于免疫耐受期,无论长短,并非永远太平无事。所以虽说不需要治疗,但定期的复查是必要的。不过,人是有惰性的,既然没有症状,医生也说不需要治疗,查过几次也都正常,许多、真的是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不查了。
曾大毅就是其中之一。曾大毅,祖籍浙江,电力专科学院大专毕业,在电力公司技术科工作,工程师职称,上班当然都穿工作服,下班却喜欢穿便西服,脚上的皮鞋擦得贼亮。曾工程师工作认真,性格爽朗,抽烟喝酒全来。曾工程师也知道他自己乙肝阳性的事,那是他大学毕业那年体检中无意中发现的,幸好既没有症状、肝功能检查也属正常,看过医生,知道是叫做乙肝病毒携带者,说是不需要治疗、也没事的。果然毕业后顺利进入电力公司工作,并未遇到任何障碍。
不过曾大毅在谈恋爱的时候却遇到过一点麻烦,他的恋爱对象是电力公司会计科的一位女职员,长得甚是漂亮,有“会计科一支花”之称,追求者甚众。正当曾工程师在追求者群中渐渐胜出之时,不料一天约会,“一支花” 突然问起他关于这乙肝阳性之事,曾工程师一怔:她怎么会知道这事?转而一想事情很清楚,一定是哪位情敌暗中给他“下药”了,知道瞒不过去,便索性跟她说清楚: 他只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很好,并没有生过肝炎,没有关系的。她问:
“不会的、不会的。” 曾工程师急忙回答
“真的,我家兄弟几个就没有一个人生肝炎。” 其实他不知道,他的弟弟也是乙肝阳性。
不过幸好 “一支花” 对这事也没再继续深究,可能她也已经了解: 这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算肝炎病人,也不需要治疗,便也就罢了。
又过了年吧,曾工程师终于抱得美人归,婚后生活美满,事业进步,曾工程师年年被评为先进。唯对于乙肝阳性一事,曾工程师讳莫如深,既不就医、也不检查。不过,公司的技术人员每年有体格检查的福利,夫人也曾关注,肝功能检查中其转氨酶多在30大几单位,也属正常范围之内,也就罢了。
斗转星移,乙肝抗病毒药物应用已经20来年,药物不断推陈出新,疗效也不断提高,在积极的药物治疗之下,乙肝以经可以获得临床治愈。与此同时,学术界也注意到: 以转氨酶为代表的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尽管并无症状,但肝脏并非绝无损伤,有相当的一部分、尤其是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內数值偏高者,如男性大于30单位、女性大于19单位者,若做病理切片检查,可发现有炎症、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而且此类病人肝癌的发生率也高。因此国内外学者对乙肝抗病毒药物应用的“起点”有了动议:似乎不应该以转氨酶在40甚至于80单位以上才开始抗病毒治疗,多数学者的意见是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其转氨酶男性大于30单位、女性大于19单位,即应给予抗乙肝病毒治疗。
尽管这些意见是最新的动向,但证据硧凿,相关文献、甚至媒体已有传播。
老戴一向关注医学科普文章,一次在一本医学科普杂志上看到一篇名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安居思危” 的文章,得知此项信息心中一惊,多年来自己的转氨酶多在30单位以上,原来并不能保证肝脏无损,又想到自己的哥哥虽说是因为喝酒死于肝癌,但说不定也与肝炎发展有关,当然喝酒也是一个促进肝癌发生的因素。看来无论如何是应该开始抗病毒治疗了。老戴知道这是关于乙肝治疗的一个新的进展,看来可能需要找专家商量,于是预约了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李教授的专家门诊。
在李教授的诊室里,老戴说明来意,却让李教授颇为感慨,因为作为肝病治疗专家,他目前正在推动此项“治疗起点”的改革,已经有民众闻风而动,看来将医学知识普及给广大民众实在是太重要了。
李教授为老戴做了详细的检查,原来老戴不仅转氨酶在正常高值,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也大于2000IU/ML,于是开始了抗病毒治疗。半年之后,老戴的乙肝病毒DNA竟然已经不能测出,一年之后E抗原也转为阴性,而且连转氨酶也降到了20单位以下。老戴高兴的了不得,还让自己的妹妹也来李教授这儿开始了抗病毒治疗。
不过老戴心里也有一个疙瘩,因为跟李教授已经很熟悉,所以有一次就直言不讳的问李教授:
“当初你们为什么要把抗病毒治疗的起点定的那么高?让许多病毒携带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人类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当初对于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都认为属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认为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足以在药物帮助之下战胜病毒,故此时用药效果不大。而且当时的药物也容易形成耐药性和引发病毒变异,所以各国都规定这些药物仅用于肝炎发作、即免疫清除期的病人。如今对于“免疫耐受期”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药物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更有效、而且很少引起耐药与病毒变异的药物应用,才有了今天的进展。”李教授说。
“哬,啊,是的,是的。”老戴彻底释然了。
这回曾工程师也用上抗乙肝病毒药了。不过,情况不是很妙:曾工程师在这年例行的体格检查中,发现有一项叫甲胎蛋白的项目很高,进一步检查下来发现肝脏的左叶有一个直径约3.5厘米的肿瘤。曾工程师夫妇大惊失色,赶紧住院做了手术切除,切下来的肿瘤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肝癌能做做手术切除,还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为了减少肝癌复发的机会,医生给曾工程师服用了抗乙肝病毒药,说是可能需要终身服用。
曾工程师心里明白,他生肝癌看来是与以前的乙肝阳性有关,可惜多年来对这件事有点讳疾忌医,没有多加关注;曾夫人也明白,乙肝阳性的人不应该喝酒,自己对先生的关心不够,没有加以制止。
两位患者的故事说明了一件事: 科学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也需要不断地普及,医疗科技的每一分进步、每一分普及都是民众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