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健哥说陪伴您的第568期
在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根据我国卫生健康委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91亿,占总人口的13.5%[1]。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老年人追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同龄的朋友也越来越少,社会参与度越来越低;他们也不愿意给儿女增添负担,很多空巢老人只能独自一人面对枯燥的世界,孤独感越来越强。
在医学研究中,社会参与度降低,个人的社会关系减少或者与他人很少进行社会交往,这种客观状态称为“社会隔离”。而感到孤独,这种主观感受称为“孤独感”。
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会隔离和孤独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有密切关系[2]。该研究对近6万名65岁-99岁的美国老年女性进行观察,从2011年-2019年,参与者进行了2轮关于社会隔离和孤独感的问卷调查,研究者分析了社会隔离和孤独感程度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社会隔离和孤独感分别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8%和5%,如果老年女性在社会隔离和孤独感两方面都处于较高程度,她们与社会孤立程度低和孤独感程度低的老年女性相比,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增加13%和27%。
研究发现,社会隔离和孤独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扰乱自主神经功能,增加收缩压,引发炎症反应和增强氧化应激,进而诱发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情况,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心血管健康。另外,经历社会隔离和孤独的人群会出现更多不良行为,比如吸烟、缺乏运动、不良饮食等,这些因素也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有人说过,孤独不在山中,而是在大街上,不在一个人身上,而是在许多人身上。我国2018年数据显示,较年轻的老年人中有近三分之一感到孤独,而这个比例在较年长的老年人中超过50%[1]。
其实,每个人都会面对孤独,孤独的本质是与他人疏离,同时自我认同度比较低,因此,缓解孤独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对老年人来说,以下四类活动有助于缓解孤独:
1)感到孤独时,给家人或者朋友打个电话,不要担心这个电话会让别人担心,他们也很想听到你的声音。
2)从阅读和写作中得到内心的共鸣和情绪的排遣,书本的陪伴也可以降低孤独感。
3)参加集体运动或者学习一种技能,现在多地开展老年大学也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和学习的场所。
4)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还可以做个社区志愿者,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得到了帮助。
建议老年人多和他人建立联系,积极和他人交流,可以减少社会隔离;打开心扉,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从身边的小事感受美好,用充实的生活对抗孤独。
社会隔离,是指社会参与度降低,个人的社会关系减少或者与他人很少进行社会交往的客观状态;孤独感是指感到孤独这种主观感受。
研究发现,严重的社会隔离和孤独感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与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
老年人应该多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且了解和接纳自己的内心感受,提高自我认同,用充实的生活和内心对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