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3.3全国爱耳日|你是否受突聋困扰?且听协和专家的听力保护秘笈
  • 3.3全国爱耳日|你是否受突聋困扰?且听协和专家的听力保护秘笈

    耳朵是我们重要的器官,听力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目前,各种听力疾病导致的耳聋和听力下降时有发生,而听不见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扰,更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让我们一同跟随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教授了解“如何关爱听力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亿人正面临听力丧失的风险,到2050年,估计四分之一的人会有听力损失。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统计,目前听力残疾患者人数已高达2022万。

    听力损失不分年龄,既有先天性耳聋,也有后天因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耳聋,例如,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聆听等,这些原因造成的听力损失是永久性的。当然,听力损失也是可以预防的。

    听力贯穿我们整个生命过程,然而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听力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那么如何科学预防听力损失呢?

    1、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失的药物,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病变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因此,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也应慎用此类药物。

    2、避免接触噪声。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导致噪声性耳聋,强烈的噪声对听力的损失是不可逆的。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收听音频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要让耳朵得到适当的休息!

    3、不要随便掏耳朵。俗话说,“耳不掏不聋”。不适当的挖耳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损伤和感染,引发一系列炎症。稍不注意,坚硬的挖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5、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情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当我们情绪激动或感到着急之后,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6、积极治疗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老化。听力器官也一样,到了60岁左右,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而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改善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

    7、听力检查也是预防听力损失的重要方法之一,勤做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干预,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听力损失。

    对于重度及极重度感音(80分贝以上)神经性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不同于助听器,它替代的是我们耳蜗内坏死的毛细胞,向听神经发送电信号,从而让我们听到声音。人工耳蜗更像是一只仿生耳朵,通过人工耳蜗听到的声音会更加自然,音质也更加清晰,和我们的自然听力几乎无异。

    1977年,世界第一台多通道人工耳蜗在奥地利维也纳成功植入人体,历经40余年的发展,人工耳蜗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听觉效果都在不断提升。

    目前,人工耳蜗已在技术层面实现更加微创化、个性化、智能化,可以很好地保护患者的残余听力,保护耳蜗微结构,为未来新技术的发展预留空间,量体裁衣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听力解决方案,实现AI智能场景切换,让患者随时随地享受高品质听力;在外观层面,人工耳蜗更加小型化、一体化、隐形化。目前的人工耳蜗一体机外形更加小巧轻薄,佩戴也更加方便,随着全植入耳蜗技术的发展,人工耳蜗可以全部放置于体内,实现完全的隐形化。目前,欧洲范围内已成功完成数例全植入人工耳蜗手术。

    每一个精彩的未来,都源于我们此刻的重视与呵护,让我们一同保护听力,享受现在,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