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房颤有两个“抓手”,一是房颤心律的治疗,另一个房颤卒中预防,药物在这两个领域都显现不出治疗优势,微创治疗却能大展身手。最终的疗效除了取决于医生的业务能力,医疗技术以及器械的迭代更新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大约有800-1000万心房颤动患者,发病率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心房失去了窦房结的控制,转而一种非常纤细快速的颤动,这时候会有两个严重的危害:一个是颤动因为非常纤细所以不能保证心房整体的收缩,血液就会在心房里淤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脑栓塞就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还有一方面因为心房收缩过快了,心脏太累了,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心力衰竭。我们常说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里面的慢性癌症,所有的恶性肿瘤除了肺癌之外,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排在之后,其他肿瘤都在后面,5年生存率心力衰竭只有将近50%左右,一半病人活不过5年。可想而知,心房颤动的危害有多严重!
2002年曾经做过临床研究,尝试能不能用药物去控制心率,让房颤不犯。最后这个研究非常遗憾地失败了,我们发现服药让心房颤动不发作与常规控制心室率和抗凝结合治疗相比,房颤死亡风险甚至有增长的趋势。所以,目前心房颤动治疗手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心率的管理,还有一个就是卒中的预防,即从并发症角度出发。
在心脏电生理领域,发明了一种技术叫做射频消融,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找到发放异常心律失常病灶的点,通过热消融这部分心肌细胞,从而达到治愈心律失常的目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但是围点打圆很难,容易漏点。一漏点,房颤还是会犯。还有一个问题,射频消融的热是不长眼睛的,是一个无差别攻击。因为心房壁很薄,心房周围的组织都有可能受到热能量的损伤,比如心膜填塞、食道心房瘘,这些术后并发症就足够让医患头疼不已。后来发明了冷冻球囊消融技术,是用冷的方式把球囊堵到肺静脉开口,一下低温降了这一圈就可以消融成功,再也不用一个点一个点地打了,但是成功率依然有限。
目前全球唯一已上市的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FARAPULSE(2021年第一季度获得欧盟CE认证)代表了房颤心律治疗的技术的最前沿。相比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等技术,该技术的最大优势是通过高压电场的能量破坏心肌细胞的细胞膜,从而达到产生一个电学隔离带,而不对周围的毗邻组织造成明显损伤,有望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并发症,为心脏消融术(包括肺静脉隔离术)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希望这款全新的技术产品能够早日应用于临床。
据统计,脑中风中有1/5是由房颤“贡献”的。心房里的血流比较缓慢,血流淤滞,血液一旦慢下来容易长血栓,另一方面,心房里面有一个特别要命的解剖结构,叫左心耳,长得跟大拇指差不多大,平时没什么用,一闹起脾气来很严重。左心耳的血流是最慢的,这里面很容易长血栓,有点像家里的卫生死角,藏污纳垢,怎么也打扫不干净。
划时代左心耳封堵器WATCHMAN FLX。针对房颤患者容易在心脏左心耳内产生血栓并引发脑卒中这一难题,该产品通过封堵左心耳预防血栓形成,从而帮助房颤患者降低卒中风险,同时摆脱对口服抗凝药物的终身依赖。据随访研究显示,术后45天,患者口服抗凝药停药率高达96.2%,术后一年复查超声有效封堵率高达100%。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上市审批流程,预计将于2022年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为中国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带来更多元的治疗选择。
虽然上述两款先进技术及器械在国内尚未获批,但相信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心房颤动的治疗手段,助力众多房颤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