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热心网友提问:「在他们当地医院,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使用头孢类+丁卡这种组合比较常见,问此治疗方案是否合理?」
我们可以发现肺炎链球菌是“第一大户”,肺链属于G+球菌,而氨基糖苷类主要针对G-杆菌,所以对肺链不起作用。肺炎支原体属于不典型病原体,需要四环素类、喹诺酮类与大环内酯类治疗。重症肺炎中金葡菌属于“第三位“,而金葡菌也是G+球菌,可见CAP最常见致病菌中,G-杆菌并非“主流”,主要是流感嗜血杆菌等(红框所示),在CAP经验性抗菌治疗时,用氨基糖苷类治疗相对低概率的致病菌(G-杆菌),这显然不合适。
所以2016年中国CAP诊治指南对于不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CAP并没有推荐氨基糖苷类,而对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CAP,氨基糖苷类也仅属于次选(表2)。
1.氨基糖苷类在肺泡上皮衬液的浓度较低,建议使用说明书推荐的较大剂量,有条件者可监测血药浓度;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常见致病菌与CAP的常见致病菌有天壤之别。
CAP以阳性菌、不典型病原体为主,而HAP/VAP以阴性菌为主,常见的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且多为耐药菌,所以氨基糖苷类的使用机会相对多一些,但也仅限于耐药肺克、铜绿、鲍曼等的联合治疗,不作单药使用,因单药治疗失败率较高。
且氨基糖苷类要求较高剂量,而HAP/VAP患者往往老年人更多见,合并肾功能不全者也更常见,也限制了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