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健康时报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获悉,在医院手术室,随着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29岁的先天性脑动脉畸形患者李雪(化名)顺利生下一名健康男婴。而在三个月前,怀孕20周的她在家中突然晕倒,命悬一线。经过该院多学科团队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援,病情危急的她成功脱险,还圆了做母亲的梦。
2021年9月19日早晨,孕20周的准妈妈李雪在家中突然晕倒,深度昏迷,家人迅速将她送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医院获悉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制订紧急预案,介入中心、神经外科、麻醉、妇产科等抢救团队从各方向紧急集结。
“从家属口中得知患者有先天性脑动脉畸形病史,医生高度怀疑是血管畸形破裂。”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力泳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孙力泳介绍,从CT结果来看,是一个非常大的小脑急性出血,患者入院时已出现深度昏迷,瞳孔放大,有非常危险的脑疝表现,必须马上解决出血问题。
9点,神经外科团队紧急实施介入栓塞手术。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一名患者,还是一名孕妇。哪怕家属坚持以治疗大人为主,然而作为医生,任何一个生命都无法轻言放弃。一面紧急救治,一面医生细心地用铅衣、铅围裙帮患者把腹部保护好,防止辐射影响胎儿。
介入手术完成后,一场惊险万分的开颅手术开始了。切除病变、清除血肿、充分减压……在神经外科和手术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一项项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大脑是一个密闭空间,一旦出血,压力无法释放,血液就会形成血肿,迅速压迫周围的组织,此时的大脑就好比一个高压锅,医生的操作就好比给高压锅开盖。”孙力泳表示。
直到下午6点30分,长达6个小时的手术结束。术后即刻CT显示,手术效果满意。医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名患者的脑疝是最致命的枕骨大孔疝,不及时救治没有任何机会生存。团队的争分夺秒、无缝衔接,为患者争得了一线生机。”孙力泳感慨地说。
只有一次做母亲的机会,保大也保小
第一回合冲刺完成,接力棒又交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团队手中。此时,摆在监护室医生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兼顾大人和胎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患者病情十分不稳定,这种条件下不允许做终止妊娠手术。因此,每一次用药、每一步治疗都要考虑胎儿安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王宁表示。幸运的是,经过监护室团队长达两个月的悉心救治,李雪跨过一个个难关,状况一步步好转。
在监护过程中,医院组织了多次多学科会诊,在神经外科、妇产科、呼吸科等多学科的保驾护航下,李雪腹中的小生命顽强生长,胎心、发育都十分良好,没有受到治疗的影响。
在孕28周时,李雪的状态逐渐稳定下来,进入了围产期。“对于这个阶段来说,我们的治疗原则是竭力救助、延长孕周。我们天天到病房给她听胎心,看有没有流产、早产的征象,她特别信赖我们。”妇产科主任医师周齐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12月22日下午,李雪被推入手术室,最终她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男婴。“孩子4斤6两,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哭声也非常响亮,一切都特别好。”周齐开心地说道。
如今,孩子在大家的照料下,健康成长。在医学康复科继续接受治疗的李雪。未来,她有望通过康复治疗恢复到半自然状态,部分回归正常生活。
对于几个月前经历生死劫难的她来说,这或许已是最圆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