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这样问的人,一定是近期看了这个报道:
江苏南京,一名2岁半男童吃完沙糖桔后偷喝酸奶,结果肠胃不适住进了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为:小肠肠套叠,必须禁食。
虽然确实有人因此上吐下泄,但是砂糖橘和酸奶不背肠套叠这个锅。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内套入相邻的肠管内(如同伸缩式望远镜的收起状态),是婴儿期最严重的外科急症之一,尤其“青睐”男宝宝。
约80%~90%的患儿,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但新生儿罕见),2岁以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大约5岁后,患肠套叠的几率就特别低了。
儿童肠套叠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其中95%是原发性的,发生的原因可能有饮食改变、病毒感染、肠道感染等等导致的肠功能蠕动紊乱,也就是前面的肠子和后面的肠子蠕动不协调导致的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套入;少部分是继发性肠套叠,往往由于肿瘤或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这类型病人做完肠套叠后还要针对疾病原因进行治疗,例如肠系膜肿瘤。
砂糖橘和牛奶混合后,是会产生一种白色颗粒沉淀物,但这种物质对人体并没有危害。
出现肠胃不适的人,可能是因为乳糖不耐受,或者一次性吃太多、贪凉刺激肠胃、本身肠胃不适、食物不洁等原因导致的。
其他很火的,如柿子+螃蟹会腹泻中毒、海鲜+维生素C等于吃砒霜等食物相克流言,大部分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今天重点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肠套叠如果就医及时,一般没什么影响(争取在发病24小时内就能采取干预措施);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就会引起肠壁动脉阻塞,甚至造成肠坏死,严重情况会危及生命。
1)哭闹:肠套叠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的、剧烈的、间歇性的腹部绞痛,孩子会本能地因疼痛而蜷缩身体,出现阵发性哭闹;
3)排果酱样血便:通常在肠套叠发生8~12个小时后,宝宝会出现便血的情况(婴幼儿的血便酷似果酱,又称为果酱样血便),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肠套叠的宝宝都会排果酱样大便;
肠套叠是2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病,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它,以备不时之需,愿宝宝们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