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它是由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及淋巴、内脏系统所引起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手足、四肢、面部等暴露部位。近年来,孢子丝菌病在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以上几方面的知识。
目前认为孢子丝菌不是单一的菌种,是由亲缘种构成的孢子丝菌复合体,包括申克孢子丝菌、巴西孢子丝菌、球形孢子丝菌、墨西哥孢子丝菌、卢艾里孢子丝菌和苍白孢子丝菌。
本病以侵犯皮肤为主,主要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偶可累及内脏,可分为皮肤型和皮肤外型。皮肤型又分为固定型、淋巴管型和皮肤播散型。皮肤外型主要是病原菌经血行播散侵犯体内各系统,或是经呼吸道感染。
孢子丝菌病可见于所有年龄段,主要和接触史相关。该菌种在植被,腐烂有机物,苔藓和土壤中随处可见,通过孢子丝菌繁殖体接触皮肤伤口进入皮肤组织而传播。因此,它是一种职业性真菌病,易感人群通常为户外工作期间易产生皮肤创伤的群体,如园丁、农民、采掘业者和花店工作者等。
动物中猫是最易受到孢子丝菌感染的宿主,病情进展严重,并可导致死亡。
孢子丝菌病的传播途径以人与环境及动物之间的传播多见,不同的孢子丝菌菌种传播途径不同。人和环境之间,主要通过皮肤外伤后接触被孢子丝菌污染的物质所致,球形孢子丝菌主要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人和动物之间主要是通过抓伤、咬伤以及和动物的亲密接触传播,巴西孢子丝菌主要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申克孢子丝菌两种方式均可传播。
除上述传播方式,也有人和人接触传播、医源性感染的受供体之间的传播报道。
全球孢子丝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南美洲(巴西、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秘鲁)、北美洲(墨西哥、美国)、亚洲(中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孢子丝菌病报道较多,其中巴西、墨西哥、中国是孢子丝菌病全球高发区。我国孢子丝菌病发病率位于前三位的地区是吉林、黑龙江及辽宁。
真菌培养被临床广泛应用,是诊断孢子丝菌病的金标准。但其耗时较长且灵敏度并非100%,细菌和真菌污染样品或样本不足时,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组织样本的直接显微镜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尚不清楚,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此方法无效。
细胞病理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孢子丝菌病患者的特异性不足。而革兰氏染色法、快速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吉姆萨染色法或ROSENFELD病理学染色技术对动物,尤其是猫科动物更敏感。
血清学诊断是一种快速且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可以对疾病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产生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快速结果,可用于孢子丝菌病的筛查、随访及监测复发。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技术是目前血清学诊断中最主要及最完善的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其各种变体可用于人和动物的孢子丝菌病诊断,包括物种特异性PCR、 多重PCR、滚环扩增技术(RC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均具有较高灵敏性。但这些技术要求较高,限制了其临床的推广,仅限于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应用。
人和动物的孢子丝菌病的自愈是罕见的,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抗真菌药物治疗必不可少。孢子丝菌病的治疗选择取决于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宿主的免疫状态和所属孢子丝菌种类。
碘化钾(KI)是既往常用于治疗孢子丝菌病的药物,其不良反应较常见,即金属味、恶心和痤疮样皮疹等,现已被伊曲康唑替代。但由于KI的成本较低,现仍用于相关治疗,与伊曲康唑联合或不联合使用。
伊曲康唑是首选药物,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宿主的免疫状态,治疗剂量在100~400 MG/D之间。
当伊曲康唑或KI不耐受或不能使用时,可用特比萘芬,它适用于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特比萘芬有125和250 MG片剂,便于儿科应用,推荐剂量为250 MG/D,成人可增加至500 MG/D。
在严重危及生命的病例中,建议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最好是脂质体,因为其副作用较少),用至病情改善后用伊曲康唑替代。
效果良好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冷冻手术和温热疗法。局部热疗和冷冻手术是治疗孕妇皮肤型孢子菌病的安全有效的选择。此外,光动力疗法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