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健康快乐!”是国人最普遍也是最朴实的祝福。
“健康快乐”从何而来?答案因人而异。有的来自优秀基因,感谢父母;有的来自绿水青山,感谢环境;有的来自刻苦锻炼,感谢毅力;我大抵属于后者。
母亲说,我出生时体质较差,襁褓中隔三差五头疼脑热,刚蹒跚学步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是地道的“少时缺奶”族,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以致无缘体验军旅生涯而抱憾终身。
年轻时,珍惜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加之气血正旺,精力充沛,工作无节制,生活没规律,“健康”便被悄无声息地晾在一边。直到二十多年前的一次常规体检,有多项指标用红字来表述,不得不接受医院的“诫勉谈话”。
“在医院,我穿着白大褂和您谈话,我们就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分管医疗的医院领导满脸威严,厚厚眼镜后面犀利的眼神如同两道X光,将我的五脏六腑扫描了一遍。两边坐着的几位专家表情同样刻板,气氛几近凝重。
在场专家依次给我讲解体检报告里红字所表达的内容,分析原因,提出治疗及保健的建议,一个个显示出高度的专业素养,我也深切感受到:医者,仁心!
“医生只能治已病,且效果有限,治未病主要靠自己,加强锻炼、培养健康体格才是根本”。末了,医院领导意味深长地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呀!”
大师虽年界耄耋,但面色红润,动作敏捷,仙风道骨之气飘逸在眉宇间。或许是修炼到了超凡的境界,大师既没有胸挂听诊器的标配,也没看我毕恭毕敬递过去的病历本,而是慢条斯理的与我唠起了家常,询问饮食起居、生活爱好、作息习惯。
“病情、病理及治疗,想必当地医院已有诊断和交待,我再给你补个处方”。说罢,从案头上撕下一张纸,龙飞凤舞的写下十字箴言:“管住嘴,迈开腿,作息规律”。
人在职场,应酬难免,“嘴”已身不由己;重任在肩,才不配位,惟夙夜在公,“作息规律”谈何容易!自己完全能主宰的,仅“迈开腿”而已。
人之初,性本“惰”。在我看来,人的惰性与生俱来。从体感舒适度而言,睡胜于躺,躺胜于坐,坐胜于行,行走中踱步又胜于健步。职场中人,时间往往不能自由支配,工作到“转钟”已是常态,黎明正是弥补睡眠的黄金时间。为了战胜疲惫引发的惰性,只得求助闹钟帮忙,监督我凌晨五点半起床,于睡眼惺忪中伸腰扩胸、拉腿甩臂,先缓后急开启健步模式,在朦胧黎明中快走五公里以上。然后,回家冲凉、早餐,八点前赶到单位上班,不论春夏秋冬,也不管天晴下雨。
实话实说,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心血来潮坚持十天半月,并非难事。但要持之以恒,经年不懈,却需要坚定的毅力。我的职业昼夜界线不明显,赶急的时候常常要连续挑灯夜战,熬得连走路都打盹,有时凌晨五点半,才入睡不久,“千金难买寅时觉”啊!困到极时,多眯一会就是一种莫大的奢求。但闹钟却十分吝啬,不肯施舍分秒,铃声总是准时响起,刺耳的声音令人心悸,使人顿生砸手机的愤怒。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祖训、“成功往往在于坚持一下之中”的格言,唤醒我蛰伏在心底的勇气和毅力,立马抖擞起精神,大步流星地“迈开腿”。
盛夏,太阳起得比鸡还早,时针刚靠近六点,它就越过了东边的树梢,喷薄出一团炙热的烈焰,将火辣辣的爱奉献给同样早醒的大地。尚未开步,额头上就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绕着小区的山头走上几圈,衣裤完全湿透,滴在地面上的汗珠瞬间被腾腾的热气烘干,如同干蒸桑拿。初始一、二圈,胸闷气促明显,急速跳动的心脏仿佛要跃出胸腔,再坚持往前走,过了体感的临界,躁动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呼吸也顺畅自如,走完设定的里程,身体如释重负,感到莫名的轻松。
严冬,五点半钟的户外还是漆黑一团,通夜值守的路灯也显得十分疲惫,泛出的光浑浊而暗淡。凛冽的寒风发出的呼啸一阵紧似一阵,拍打得窗户“啪啪”作响。走出室外,寒风如一把锋利的钢锥,毫不费劲就穿透了不算单薄的运动装,刺得肌肤隐隐作痛。寒颤中,哈几口热气,搓搓还带着被窝余温的手掌,便甩开臂膀走起来,几圈下来,寒气慢慢消退,头上散发出一层薄薄的热气,随着时间延长、速度加快,身体由初始的冰冷变得暖烘烘的,略显僵硬的四肢也渐渐柔软和敏捷,每个关节都充满了弹性,充满了活力。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清晨健步成了每天生活不可缺或的内容。即便是电闪雷鸣的雨天,也要在车库内绕圈子,走完规定的路程。在外出差,放下行囊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住地周边适合走路的地方,早餐前完成必做的功课。
积跬步,至千里。二十多年坚持每天清晨健步五、六公里,静下心来粗略计算,总里程尽然达到了四、五万公里,等于绕着地球走了一圈多。
俗话说:“百炼走为先”。百岁老人巴金总结长寿秘诀:“人老腿先老,想长寿就要勤动腿”。走路是最好的养生方法,是成本最低的锻炼方式,它不需要专门的场地,不需要借助器械,也不需要他人陪同,时间、地点、强度完全自己确定。研究表明,走路能锻炼腿部肌肉,疏通人体经络,增强心肺功能,能带来全身心的舒展和放松。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行走是最好的药”的理论在我身上得到验证。尽管“嘴”没完全管住,作息也仍欠规律,但由于持之以恒地走,原来体检的红线指标大多在行走汗水的浸泡下变了颜色,中老年人担心的“三高”一直没有越界,岁月的刻刀留在脸上的印痕比同龄人要稀、要浅。健步,走出了健康的体格,走出了饱满的精气神!
有朋友目睹我二十多年顶酷暑、冒严寒,黎明即起健步于街道旁、山路上、田垄边,不解地问道:“不枯燥、不寂寞吗?”
的确,健步中的心情愉悦、岁月静好,非亲身经历是难以感受到的。
在健步中享受自然之美,给心灵浇灌快乐。
长期以来,往返于家庭和单位之间,冬暖夏凉的模拟环境常常使人感受不到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界的冬去春来形同陌路。当你置身室外,行走于山水阡陌,能切身感受日月星辰运转的张力和脉动,体会与春花秋月交融的愉悦。
春天,阳光和煦,蓝天如洗,万物复苏,柔软的春风手持利剪,将辽阔大地裁剪得色彩斑斓、千姿百态。道旁的桃树李树几天前才绽枝吐叶,转瞬间就繁花满树,蝶绕 蜂戏;林间的竹笋刚刚在夜雨的滋润下艰难拱出地面,几天下来,笋尖就在丛林中出“人”头地,“啪、啪”的拔节声清晰可辨;更有那南归的燕雀,成双成对衔草垒窝,“叽叽喳喳”的打情骂俏,赶在春季里繁育后代。此时此刻,行走在山道上,看花团锦簇,听雀鸟呢喃,任软风拂面,陪万物生长,感受春天的多姿,体会生命的蓬勃,心底便生发出人生美好,万物有灵的感慨!夏季,炎炎烈日将远山近峦涂抹得青翠欲滴,如盖的树冠上溢出的蓝黛折射出粼粼波光,煞是养眼,枝叶在摇曳中旋起一阵阵清风,吹在身上凉悠悠的,惬意在五脏六腑间徘徊。待到秋来,百花渐次凋零,茂密的树叶也开始随风飘落,此时的行者或许有几分悲秋的惆怅,但稀疏枝叶间挂满的累累果实,昭示着秋的成熟和丰盈,便有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和豁达。即便是冬日,天寒地冻,满目萧杀,从偶尔的冬阳暖照里,也能探寻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融融春意。即便寒风怒号,大雪飘飞,留在雪地里的清晰脚印,印证了行者的坚韧和执着,遍地白色凸显出的圣洁,能将内心的愁情别绪洗涤得干干净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健步中经历四季更替,总能从不同季节中找出独特的风景,享受别样的自然之美,岂不快哉!
在健步中分享人文之美,给心灵浇灌快乐。
虽然四季美色各异,但同季的风景大抵相同,年年都在春花秋月、夏阳冬雪中循环,终有审美疲劳之时。于是,为健步添加人文元素,提升美的层次,延长快乐的“保鲜期”,就成了新的模式。
近几年来,每天健步都要开启手机蓝牙,戴上耳塞,将听觉与凡尘隔绝,静心品几篇经典散文,听几首优美歌曲,让精彩的语言、动听的旋律亲吻耳膜,欣赏文学与音乐的阳春白雪,生活的烦恼、劳作的疲惫被抛到九霄云外,脚下便呼呼生风。
通过手机的音频、视频与文学大师隔空对话,感受他们的时代呐喊,倾听他们笔端的“唦唦”声。从林清玄的散文中解析禅义的哲辩,从余秋雨的作品里探寻文脉的悠远,在铁凝《故乡的味道》中寻找故乡的影子,在莫言《母亲》的字里行间回味母亲的体温。文章听累了,换个音乐频道纾困解乏,随着《托托可海的牧羊人》的旋律去感受西域的辽阔,在《梦驼铃》的音符里畅想大漠边关的雄浑,还有那《外婆的澎湖湾》深情的呼唤,《小白杨》誓言的忠贞……每天或听三、五篇经典,或品三、五首乐曲,从字正腔圆的诵读中、从悠扬悦耳的演唱里了解大千世界,熨平岁月皱褶,激扬生活情趣,品味多彩人生,其乐也陶陶!其意也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