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3937篇文章
俗话说,耳聪能听到心声、目明能透视心灵,让孩子耳聪、目明、心灵是把孩子培养成洞察天下之栋梁才俊的基础。那么,如何让孩子耳聪、目明、心灵呢?第一步是新生儿出生后要做好疾病筛查,特别是要借助仪器做好听力、视力和先天性心脏病这三类与耳聪、目明、心灵密切相关疾病的筛查。
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筛查手段 目前主要采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有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等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客观、敏感和无创伤的方法。
正常出生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
复筛结果仍不通过者的婴儿,需在3个月龄内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一步确诊。
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3年内每年至少随访1次,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在尚不具备条件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在3个月龄内将新生儿转诊到有条件的筛查机构完成听力筛查。
视力筛查是针对出生24小时后的新生儿进行的眼部检查,重点筛查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等眼病,目的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新生儿视力障碍,开展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避免儿童视力障碍残疾的有效措施。
新生儿出生后的视力筛查包括初筛、复筛、治疗干预和随访4个部分。初筛时间为出生24小时后至一周以内,主要是通过外眼检查、对光刺激反应、红光反射、散瞳眼底检查等措施,判断新生儿的瞳孔对光反应、头眼协调、短暂变点注视、视觉运动眼震等4项视觉功能。如果这4项测试都达标,那么就判断新生儿眼部健康。
初筛通过者,在出生42天复查,然后进入正常儿童保健流程。初筛未通过者,确诊有眼病的新生儿,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制定出早期有效干预治疗的有效措施。
用手电筒等简单仪器的亮光照新生儿眼睛,通过观察其眼球震动情况来判断视力。注意仪器不要放进新生儿眼晴中。
选择专业的检测仪器,如视网膜镜或手持式电脑验光仪验光。可以通过视觉诱发电位进一步检测新生儿视力。
检查斜视可用遮盖法。在新生儿看东西的时候,由医生用手遮盖婴幼儿的一只眼并观察其反应。若孩子没有明显反应,则说明这只眼晴视力低下。可以通过遮盖法排除婴儿是否有斜视,往往婴儿看东西时,医生用手遮盖婴儿一侧的眼睛看其反应。
3.新生儿视力受损的高危因素 同新生儿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
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未经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大约有1/3在生后1个月内死亡,大约有2/3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1岁以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十分重要。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已向婴儿重症及复杂类型的手术治疗发展,早起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状况。
心脏听诊+脉搏血氧饱和度(简称POX),是可以在新生儿床边进行的CHD筛查的手段和措施,于出生后6-72小时进行。如果两项中有任何一项阳性,即进一步做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或者排除CHD。这样的CHD筛查措施,可靠有效,筛查时间短,仅需2-3分钟,但敏感度和特异度好,简便易行。
现病史 出生后持续有心脏、呼吸功能不良的症状;持续青紫或反复出现神志不清;喂养困难、体重不增、易激惹;肺部反复出现“肺炎”样体征。
孕母的妊娠史 尤其要关注孕期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接触放射线(尤其是腹腔和盆腔)以及服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
发病年龄 一般在3岁以前发现的心脏病以CHD的可能性为大。
婴幼儿期反复出现心力衰竭,活动或哭吵后出现短暂青紫或持续性青紫,均为CHD的重要诊断线索。
新生儿出生后筛查时若怀疑罹患CHD,进一步的诊断须借助于详细的物理检查和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必要时作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病变部位、性质、严重程度及有关合并的畸形等。
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CHD患儿预后的最重要措施。要强调早诊断包括尽早明确患儿CHD的类型,明确诊断后才能确定治疗方案。尽管CHD属于心脏的解剖结构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外科手术矫正畸形是根治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CHD患儿都需要手术,更不是所有的CHD患儿确诊后都需要立即手术。因此,对于CHD患儿,外科手术治疗前后的内科治疗和随访很重要。
尽管CHD属于心脏的解剖结构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外科手术矫正畸形是根治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CHD患儿都需要手术,更不是所有的CHD患儿确诊后都需要立即手术。因此,对于CHD患儿,外科手术治疗前后的内科治疗和随访很重要。内科治疗和随访手术时机的确定和选择,术前、术后维持心肺功能的药物治疗,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治疗和预防,以尽可能保证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CHD种类很多,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与心血管畸形的类型、病变和症状的严重程度等有关,总的来说是几岁以内时可以根治、十几岁变为难治,几十岁成为不治。对于常见的非青紫型(即左向右分流型) CHD,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时机分三种情况。
如果缺损比较小或生长发育良好,没有肺动脉高压和经常出现发热、肺炎,可以密切观察,部分患儿的缺损可能自愈。
如果小的缺损没有自己愈合或缺损进一步增大,则在2~3岁时或学龄前手术最好,这一部分孩子占大多数。
如患儿缺损很大或合并多种畸形,生长发育明显受影响,经常发生肺炎或出现心力衰竭,或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则一旦确诊,就应尽早手术治疗、甚至行急诊手术。当然急诊手术风险大,这时需要医生和家长充分沟通、共同权衡利弊和承担风险。
青紫型CHD患儿不及时治疗的死亡率比较高,常见的如法乐氏四联症,应争取在2岁内进行根治术。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在出生后2~3周内及时接受动脉调转手术,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