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姚楠
今日文章:风湿性心瓣膜病
1
什么是风湿性心瓣膜病?
说到风湿性心瓣膜病,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因为这是它的中医病名。在西医里面,风湿性心瓣膜病称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症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中医中说,此类病跟致病因子六淫——暑、湿、风、寒、燥、火中的两种风和湿有关系。风,我们能理解到的就的风寒,很多的感冒就是风寒所致。湿的话,就是湿气。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病因,例如气滞血瘀和心肾阳虚两个因素,今天我们就从这两个病因来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的辩证关系及调理方法。
2
气滞血瘀引发风湿性心脏病
首先,说到气滞血瘀,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两种体质,那就是气郁体质和血瘀体质,这两种体质兼夹是如何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呢?
人体内的气运行无力,迫使血液运行出现障碍,从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常见心悸不安、气短喘息、眩晕、心前区胀痛、面唇青紫、胁下痞块胀痛、尿少浮肿等。而心脏的功能是主要推动血液流通循环,而血液的推动,就是靠气来完成,当我们出现气不足或停滞不前的时候,气不能有力推动血的流通,就会出现胸口疼痛,心律不齐,心悸等症状。
这样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相应体质的调理,这样对我们身体的康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调理原则是以疏通理气、活血化瘀为主。
3
心肾阳虚引发风湿性心脏病
心肾阳虚型,在体质中归属于阳虚质。阴阳平衡才为平和,若心肾阳气衰微、则阴会相对显得旺盛、而虚阳浮越于表,此时就容易招致外邪侵袭,外邪又往往会加重心脏功能损害并诱发风和湿在体内活动,从而加重瓣膜损害,心脏功能代偿期时应注意扶助正气、预防感冒。
常见表现有面色晦暗,心悸、浮肿,咳嗽喘急不得卧,乏力、眩晕,面白畏寒,手足不温,四肢厥逆,冲气上逆出现气短,喘息,自汗等。
在中医里,心与肾中阳气互资,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命火秘藏,则心火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所以此类患者调理原则重在温通心脏阳气的同时不要忘记健脾补肾,健脾则水谷精微上供养心,肾气充足则心肾之阳协调共济。
4
如何做好预防?
当然,对于我们患者来说,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疾病的信号,才能判断出导致的原因,从而找到正确的调理方法,使身体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对于没有患上风湿性心脏病的人群来说,我们需要做好预防工作,真正体现我们的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提高生活的水平,居住的环境要舒适,温度适中,不宜太过寒冷潮湿,患者不宜饥一顿饱一顿,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加重病情。
2、积极治疗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等,避免强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利于康复。
3、一旦身体不适,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己随便使用感冒药和抗生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