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卫生院书记、院长方安海:30余载倾情服务父老乡亲
  • 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卫生院书记、院长方安海:30余载倾情服务父老乡亲

    龙海位于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出海口,西与漳州主城区毗邻,东临厦门湾区,榜山镇就位于九龙江西溪、北溪汇流处南岸,是横跨东西,承接南北的交通枢纽要镇。我们采访的主人公方安海就是土生土长的榜山人,他是漳州市龙海区榜山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中医主任医师。

    在榜山镇卫生院经常可以看到慕名前来问诊的人,他们有的是方安海在白水、东泗任职期间看诊过的患者,有的是从厦门等周边城市慕名前来的患者。他们都期待把病看好,因为这里有妙手仁心的漳州市名中医——方安海。他凭借丰富的中医理论,以及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支持。一对从厦门到榜山寻医的退休老干部夫妇,老人长期、经常性的口腔溃疡已经让他无法正常进食,辗转多处就医无法根治。老人退休前是个军人,在方安海看来他的病情和他的情绪急躁有很大的关系,几副半夏泻心汤,配上“心灵配方”,老人来榜山卫生院3趟就药到病除了。方安海用药处方平正轻灵,常在小方之中见大神奇。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是中医师熟练背诵的,仁心,是作为一名中医的方安海始终奉行的初心。在龙海,方安海就是一个行走的“小医馆”,这是从他年轻时候就开始的习惯,有时下了班就到附近的村子为乡村里的老年患者、不便出门就医的患者免费看诊,老年人往往并发症多,要想让患者少跑腿,自己就要多学几分本事,尽可能多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为此,已工作多年的方安海经常参加中医交流会与培训班。“医海无边,唯勤是岸”,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养的唯一途径,尤其是专业知识的学习,1992—1995年参加高等院校自学考试,2005年参加省厅中医技术骨干班培训半年,2005年8月—11月在厦门中医院针灸科进修学习,边工作边坚持学习,发挥自身的中医特长,发展中医中药、针灸,创设了特色科目,20多年来带教过医院医生20多位,选送医疗骨干10多人次往上级医院进修深造,为基层卫生院培养短缺人才,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方安海在采用针灸、针刀、火针、放血等中医适宜技术,结合中药治疗各种疑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哮喘等,取得良好的疗效。面对治疗顽固性胆绞痛、结石引起肾绞痛,有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的方安海深知中药内服,西药抗感染解痉止痛药物等都难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所以他采用穴位注射法,将药水注入穴位,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以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获得良好的效果。如今榜山卫生院引进许多高科技的物理治疗设备,在方安海看来“针与中医药的结合”“科学机械与中医药的结合”都是不同机制协同作用增加疗效的方法,所以作为中医的他并不固执,始终对西医学和物理疗法抱着尊重态度,并坚持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从医30余年来,他多次针药结合、刺灸并施,把一个个危急重症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多年来,他为当地及周边群众解决不少疑难病症。曾有大面积脑梗同时伴有肠梗阻的老年患者,经过大医院治疗认定不久于人世,患者家属不死心,请了方安海到家中(坐诊)。此时的患者腹胀如石头般坚硬,已经陷入昏迷。方安海他采用中药和针灸对其治疗,数个疗程,解决了肠梗阻的问题,病人渐渐从昏迷好转,头脑也清灵。古人云:“医乃仁术”。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方安海尽心尽责,治病救人,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是方安海始终坚守的职业道德准则,也是他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多年来,方安海不仅大力弘扬中医文化,还精研中医药疗效,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用毕生精力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12年5月,受组织的委托,从东泗卫生院调任榜山卫生院任院长。初到时,整个卫生院设施简陋,人才缺乏,科室布局不合理,根本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在没有中药房,中药柜,缺少中医人才的情况,他精心规划,及时招聘中医人才,亲自带队培养。经过方安海的带领和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榜山卫生院新门诊综合楼拔地而起,总用地面积5683㎡,拥有一栋7层框架结构门诊综合楼,总建筑面积7750㎡,近几年开设了中医、康复、理疗、针灸科室,增加了中医中药、骨伤、针灸、针刀、中药熏蒸服务项目,并形成了中医理疗品牌科目。卫生院中药有中药饮片400多味。到2013年底,门诊和住院量增加10倍,卫生院医疗收入超过1000万元,群众满意度高,基层卫生院评比排名上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榜山卫生院中医馆已成全市面积最大、业务收入最多的基层示范中医馆,极大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方便周边群众就医,有利于促进农村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为新的医疗改革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方安海正在筹措榜山卫生院开设医养结合的老年人康养中心试点,为周边群众老年群众提供标准的医疗就诊、专业护理、养疗等服务。他认为随着老龄化、高龄化、空巢率不断升高,如何让亲人无法时时陪伴在身边的老年人既不必离开居家环境,又能及时享受生活、医疗方面的服务是乡村医疗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医养结合”的推广,在乡村地区势在必行而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