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左手很奇怪!”说出口的瞬间我更惊慌了,竟然变成大舌头
  • “左手很奇怪!”说出口的瞬间我更惊慌了,竟然变成大舌头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脑梗”这两个字离自己很远,只觉得这是属于老年人的疾病,从来没想过我会与它在35岁这个最好的年纪“邂逅”。

    从患病到康复,一切发生得很快,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事后回想起来,我又侥幸又后怕。侥幸的是:我已经康复大部分,可以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后怕的是:如果没有这份侥幸的话,脑梗可能为正值壮年的我和我的家庭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这段经历让我反思了自己,也希望可以警醒和帮助别人。

    10月4日,星期一。早上我正常起床,上午去便利店喝了杯咖啡,午饭后坐在地板上网购露营用品,一切都显得很正常,没有任何不适。

    下午3点左右,当我在网上询问客服能不能正常发货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编辑文字的左手拇指开始不听使唤,按下字母后不会抬起来,而是保持一直按着的动作,就像电脑键盘按下去后不会自动弹起一样。这种从没有过的感觉让我感到很恐惧,我发现自己对身体的控制出现了偏差。

    我惊慌地对老婆说:“我感觉左手很奇怪!”说出口的瞬间,我又吓了一跳,因为我发现自己就像喝酒喝多了一样,说话大舌头了!我脑袋里突然出现了“中风”两个字,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立刻决定:我要去医院!

    我马上拿出医保卡,叫了辆网约车,出发去了附近的一家部队三甲医院。去医院的路上,我一直在用手机上网搜索关于脑中风的资料。这一过程中,我的左手在慢慢地变迟钝,左脸也没办法做出笑脸,心里已经凉了半截。

    我成了“那个35岁的”

    到医院的时间大概是下午4点多,距离发病一个小时左右。我径直走到急诊服务台(走路过程中发现左脚有拖地现象),直接和护士说怀疑自己中风,并说明了左侧肢体和嘴巴的状况。

    挂号后,护士让我坐到轮椅上,并把我推进了抢救室。就这样,我人生中第一次被抢救了,也第一次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进入抢救室之后,一大帮医生和护士围了上来,一边询问我的情况,一边把我扶到了抢救床上(那种可以推来推去的窄窄的床)。接着他们在我身上接了心电监护,在鼻子上插氧气管,在胳膊测量血压,同时还有护士在另一个胳膊上抽血。

    血压测量结果:183/125毫米汞柱,脉搏110次/分。接着我被推到CT室做头颅CT,结果出来得很快,排除了脑出血,医生根据我的症状,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就这样,35岁的我脑梗了。

    可气又可笑的是,他们对我的称呼不是床位号,也不是我的名字,而是“那个35岁的”。确定脑梗之后事情反而变得简单了,像安装软件一样点击下一步就可以了。经医生评估后,我接下来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因为我的情况凶险,病情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医生给我下了病危通知书。

    溶栓进行了1小时。护士在我左小臂和右小臂上各插了一个留置针,左边输溶栓药,右边是降压药(血压要控制在180/120毫米汞柱以内)。

    静脉溶栓会有出血的风险,如果发生严重问题就要马上终止。所以在溶栓过程中,护士会时不时翻看我的嘴唇,看看牙龈有没有出血。幸运的是,直到溶栓结束我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

    “你的人生按下的是暂停键

    溶栓后24小时内脑出血概率较高,而血压过高也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所以溶栓结束后,我就一直被静脉用药控制血压,并在抢救室观察了24小时,确定没问题后才转入了普通病房治疗。

    这24小时很是难熬。我的血压一直保持在高的状态,情绪也是很紧张,我能感觉到左手的肌力在慢慢减弱。

    或许是脑梗和血压高的原因,我感觉特别烦躁,不想躺着,总觉得胸闷气短,有种怎么呼吸气都不够的感觉。我在窄窄的抢救床上翻来覆去,总想着坐起来。

    护士们看到我坐起来就会惊呼着跑过来说:“你不能坐起来,你现在很危险、很容易脑出血,还有这个床坐起来的话很容易摔倒!”

    医生也会走过来指着我严肃地说:“我现在要你乖乖地躺下来睡觉,必须要安静地躺下来睡觉,你的任务就是睡觉!我希望你的人生现在按下的是暂停键,而不是结束键!”

    医生是军人,这句话给了我太多力量。在这24小时里,我看着天花板,听着医生护士忙碌的声音,这场景让我终生难忘。

    10月5日傍晚,痛苦的24小时终于结束了。我复查头颅CT排除了脑出血,并做了一系列抽血化验以及头颅核磁检查,然后住进了神经内科。头颅核磁报告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这也证实了之前医生的判断。

    从急诊去住院部的路上要经过医院的院子。呼吸到外面空气的时候,我觉得外面的风好舒服好温柔,切身体会到什么是“清风拂面”,天空也真好看(因为我是躺着的),真想在外面多待一会儿。

    到普通病房后,我的情况已经发展到走路必须要有人搀扶的地步。左肩臂无力导致的黏连感让我整个左侧身体无比难受,左手有感觉,但一根手指都动不了,我完全失去了使用左手的能力。

    这些不舒服和无法动弹让我情绪特别低落。即使能理解医生说过的“病情是会发展,不过因为及时,所以恢复的可能性很大”,但我还是很难过、很沮丧。病情在以我能感受到的速度发展着,我害怕再一次睡醒时,情况会变得更糟糕。

    到神经内科后,我开始夜里睡不好,是那种明明很困,但就是睡不着的感觉。一躺下来我就觉得呼吸困难,总是翻来覆去地折腾。

    护士们会到病房里来对我说:“你不能这样子,要好好休息,你呼吸是没有问题的,要控制一下情绪。”

    我很沮丧地对护士说:“你们劝我的话都对,我都理解。可我就是很难受、觉得呼吸困难,我知道是自己的心理问题,你们就让我自己折腾吧,等我折腾累了就会睡着了。”

    这样的状况持续到了10月11日。看我实在睡不好,医生给我开了一种抗焦虑的药。

    巧合的是,那天我的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可以微微动起来了。当手指动起来的时候,我哭了出来,喜极而泣。从那天晚上开始,我睡得很好,情绪也开始好起来。朋友说医生开的药是“开心药”“哈哈药”。

    就这样,我开始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治疗。本来很挑食的我会很认真地把医院提供的低盐低脂餐吃完,每天早中晚都会在走廊走来走去,以至于走到小腿肌肉酸痛。

    我还用走路的方式在医院走廊完成了之前报名的线上马拉松任务,就是每天走10.55公里,共走四天。

    我的身体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康复着。

    左手比不了心,但我可以用右脚来比心丨作者供图

    到了13日,当听到医生说“你15日就可以出院了”的时候,我真的开心极了。因为这意味着,医生判断我的病情不会再次加重了。出院前一天,我让家里带来了一套好看的衣服,说:“我要精神十足地出院。”

    15日,我起了个大早,脱下病号服、换上自己的衣服,站在病房门口等着办出院手续。路过的护工阿姨看到我说:“哎呀,原来是你呀,换掉病号服就差点认不出来了,真精神!回去了就要健健康康的,再也不要回来了。”

    从住院部出来,我回头看看住了10天的地方,深深吸一口外面的空气。活着真好,健康真好。

    出院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我回医院门诊复查过两次,目前每周都会去医院进行康复。总体来说恢复情况很乐观,左手恢复了大部分能力,可以盘各种东西,可以用筷子夹棉花糖,还可以打响指。就比如此时此刻,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左手也在参与,没闲着。

    每天,我会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吃药,早晚各量一次血压,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我戒了烟、戒了酒,饮食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吃,因为我本来就不喜欢吃油腻的,但含糖饮品就不喝了。

    现在,我每天都会走很多路,基本都在1.5万步以上。从10月28日开始恢复了慢跑,用每公里7分钟的配速慢跑4公里。睡眠上,我坚持健康的作息,最晚11点一定会入睡,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

    以上就是我出院后的状况,症状较最严重时大概恢复了80%,不足的部分依然是左侧身体的力量,这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 但我相信自己绝对可以恢复如初,可以像以前一样骑自行车和跑步。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这么年轻就得了脑梗。

    我是一个创业者,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努力工作,基本上每天都是凌晨两点睡,早上八点醒。虽然喝酒不多,但我抽烟大概12年了,尤其在创业之后,因为压力大我每天都要抽一包烟。

    2年前我发现了高血压,但一直没有在意,也没有吃药。今年2月份我的体重达到了178斤,血压也持续高于150/100毫米汞柱,我意识到危险,就用两个月时间调整了工作内容,减轻了压力。

    四月末,我开始控制饮食,以低糖、低油、低盐的食物为主。同时开始运动,骑车可以一口气骑100公里,跑步可以一口气跑半程马拉松。

    到生病前的10月3日,我的体重已经下降到了138斤,血压也在没有吃药的情况下降了下来,大概在130/90毫米汞柱。

    当时我感觉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每天都充满了能量,但我依然保持着两个不好的习惯:每天一包烟和熬夜(依然凌晨两点睡)。于是,10月4日,我脑梗了。

    其实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脑梗,因为10月初我的身体素质处在一个多年来最好的状态。或许是过去两年高血压期间血管就有了损伤,出现了斑块,抽烟和熬夜又加剧了损伤,最后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发生了急性脑梗塞,又或许真是运气差。

    但无论怎样,我脑梗了,这就是事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前我仗着年轻,总是去做一些损害身体的事情。上天对我不薄,这场有惊无险的“大病”,让我在35岁的年纪就深刻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虽然仍然在接受治疗,但我相信,几十年后我会活得比大部分人还要健康。现在按下了暂停键,不急于奔跑,是为了未来能用更好的方式到达更远的地方。

    最后想对三四十岁的朋友们说,我们这个年龄正处于压力最大的阶段。工作上需要拼命,熬夜应酬都是家常便饭。生活上又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家庭的支柱。

    可这时我们身体上不如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抗,却又不会像五十多岁的人一样关注自身健康,反而讳疾忌医。

    希望我的经历能够警醒大家,早些关注自身健康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下的脑卒中称为青年脑卒中,作者年龄35岁,属于这一范围。有研究表明,青年缺血性卒中约占卒中患者的15%左右,与老年患者比较,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更为复杂,且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

    作者有2年的高血压病史,且长期吸烟、肥胖、生活方式不健康,这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其危险因素还包括饮酒、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内斑块形成风险。故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青年卒中的再发。

    当然,有些疾病也会导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比如某些心脏病、脑血管畸形、风湿免疫性疾病等等,但作者没有提到相关疾病基础,所以暂不考虑是这些因素引起的。

    治疗方面,作者在发病后1小时及时就诊,并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这是非常幸运的!目前针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就是静脉溶栓治疗,即在一小时内静脉输入一种可以降解血栓内纤维蛋白的药物,使血管再通,挽救缺血的脑细胞。目前常用的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首先,静脉溶栓治疗只能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最好少于3小时。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窗,就会使药物风险大于收益,不再考虑这个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有这样一句话:“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发病后及时就诊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中常见急性脑梗死患者拖过了时间窗才来就诊,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其次,并不是所有符合时间条件的患者都可以进行静脉溶栓。作者提到了在溶栓过程中医护一直在观察他的口唇、牙龈有没有出血的症状,还在溶栓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后才入住了普通病房。这样做是因为静脉溶栓有一定出血风险,所以其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近3月内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既往有颅内出血,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近1周内有不易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血压≥180/100毫米汞柱;血糖<2.7毫摩尔/升;血小板及凝血指标不达标;脑梗死面积>1/3大脑半球等。

    最后,医生会在静脉溶栓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于严重程度太轻的,没有必要溶栓,太重的,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很大,并且可能是致命的。

    作者到达医院时有左侧肢体、面部无力以及言语不清症状,处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年龄>18岁,符合适应症,无禁忌症,于是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得到了及时治疗。但即便是这样经过精心排查的患者,在溶栓过程中仍会有出血的风险。

    另外,静脉溶栓后血管是不是可以达到100%的再通,症状是不是可以完全好转呢?这篇文章中也可以找到答案。

    作者溶栓结束后,症状还在加重,可能血管并没有再通。其实任何治疗的疗效都不可能是100%的,溶栓也是一样,只有一部分患者的血管在溶栓结束后可以再通,还有很多的患者与作者一样,症状仍会加重。

    但是也不要灰心,有研究显示这些患者虽然近期疗效不佳,但在1个月后,3个月后,其预后要比那些未溶栓的患者要好。

    脑梗死后,应积极启动康复锻炼,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康复锻炼的强度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作者肢体力量稍有好转后,就在医院内完成了42公里的线上马拉松,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在发病后14天内的脑梗死急性期,病情尚不稳定,大量活动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这期间应该遵医嘱进行适度康复锻炼。

    青年人是社会的重要劳动力,青年脑卒中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它的防治也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