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明星上市药企死于16岁,创始人曾放话要活200年
  • 明星上市药企死于16岁,创始人曾放话要活200年

    2022年5月24日,GENOCEA BIOSCIENCES宣布退市,并将解雇所有剩余员工。从诞生到跌下神坛,GENOCEA用了16年。截至2022年3月31日,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创新药企只剩2010万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还有760万美元的未偿还借款。

    这是一个急转直下的故事。就在国际生物技术网站GEN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免疫肿瘤学领域TOP10初创公司”榜单中,GENOCEA仍以3.03亿美元的融资位列第九名,中国的天境生物则以3.7亿美元融资位列第五。同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癌症疫苗评选为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GENOCEA更加炙手可热。

    即使在2021年,THE HEALTHCARE TECHNOLOGY REPORT发布的生物科技行业最杰出25位女性领导人名单中,GENOCEA首席科学官JESSICA BAKER FLECHTNER博士凭借癌症疫苗和“T细胞免疫的新型疫苗的先驱”上榜。

    GENOCEA原本有两个核心产品GEN-009和GEN-011。其中癌症疫苗GEN-009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目前已进入1/2A期临床试验阶段,但这是2019年5月份的进度,之后再无实质性进展。

    就在1个月前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议上,GENOCEA宣称在研新抗原细胞疗法产品GEN-011在1/2A期临床试验中展现了一定疗效,5名患者中4名病情稳定,并计划下一阶段研究中继续增加剂量。

    不能坐着等死。4月28日,GENOCEA公司宣布启动一项战略替代方案:公司重组,审查临床和研究计划,并裁员65%。

    实际上,到2021年底,GENOCEA仅余员工74人,再裁员,就只剩30多人了。

    事实上,上一次替代方案曾经奏效。2017年,GENOCEA公司高管将疱疹病毒疫苗的研究项目拍卖,转向肿瘤免疫疗法。那次重大改造中,公司裁员了40%。

    那次改造后,GENOCEA幸运地挤进了肿瘤免疫疗法的资本热潮,危机解除,再攀巅峰。

    因此,这一次,GENOCEA想要故技重施,并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议上给市场释放好消息。

    计划落空了。在AACR会议上发布的试验结果没有带来任何追加的投资。

    此时,GENOCEA已经在研究中陆续投入超过了4.23亿美元,成立16年,都没能有一款新药上市或在审批状态,至此无力回天。

    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DAVID SINCLAIR是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他曾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最知名的工作是抗衰老研究。他曾对媒体表示:未来人类可以活200年。

    作为创业明星,DAVID SINCLAIR联合创办了十多家创新药企,其中一家被葛兰素史克收购,包括GENOCEA在内的两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GENOCEA 一开始的目标并非肿瘤,而是剑指疱疹和疟疾疫苗。按照DAVID SINCLAIR的说法,他绝不局限于抗衰老领域,始终试图找出尚未满足的人类健康需求。

    挖掘需求,这是投资人喜欢的故事。

    一位生物医药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对健识局表示:技术好不好,在最开始调研的时候很难作判断,因为数据不完整。正常来说就是看创始人的背景,看研发团队的实力,这个阶段技术可能并不是核心,核心是人。

    GENOCEA就抓住了这一心理,带着明星创始人的高光,允诺给投资者一个高端的赌局,2011年,公司成功完成B轮融资3500万美元。

    2012年,GENOCEA又获得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几家机构的7600万美元C轮融资,资金用于GEN-003和针对肺炎球菌的GEN-004项目,并扩大疟疾项目。

    2012年8月,GENOCEA公布了2型单纯疱疹病毒疫苗GEN-003的临床前研究成果。彼时,因为没有可治愈该病毒的疗法和疫苗,舆论对该研究结果表达了超乎寻常的乐观,认为如果GEN-003获批,将成为全球首个2型单纯疱疹病毒治疗性疫苗。

    2016年,在宣布该疫苗2期临床数据之后,GENOCEA股价飙升近90%。收割一波韭菜之后, GENOCEA祭出了一场“神操作”:

    将未进入3期临床的GEN-003拍卖给日本制药公司盐野义,转头奔向了肿瘤疫苗领域。

    就在这时候,新抗原肿瘤疗法横空出世,受到市场追捧。GENOCEA也决然转型,一头扎进热门领域,宣布战略转向免疫肿瘤学和新抗原癌症疫苗的开发。

    FLECHTNER博士在2007年就加入GENOCEA,她负责开发基于T细胞的癌症疫苗和肿瘤免疫疗法,在疫苗开发上有20年以上的经验,并且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再一次,借助大咖站台,GENOCEA曾在2021年表示,期待在2022年第一季度发表部分患者的治疗结果。

    GENOCEA拥有专利技术平台ATLAS,公司两个核心产品均是通过这个平台筛选出来的。如GEN-011可以识别肿瘤相关的新生抗原,具有很强的肿瘤特异性和很高的免疫原性,从而驱动患者机体的攻击癌细胞反应。

    根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数据,研发成功率最高的血液疾病药品,也只有26.10%。GENOCEA最开始选择的感染赛道,其研发成功率为19%,仅次于血液疾病,相对较高。而GENOCEA后来转向的肿瘤领域,研发的成功率只不到5.5%,且临床试验耗时的中位数最高,超过13年。

    开发风险高、耗时长,资本市场是等不起的。资本尤其害怕“狼来了”的故事――发布并不惊人的临床数据,第一次可能成功续命,故技重施就会被抛弃。

    相似的故事还有天境生物。今年4月,曾与GENOCEA一起位居“全球免疫肿瘤学领域TOP10初创公司”榜单的天境生物股价遭遇腰斩,陷入“被合并或出售”风波。天境创始人、董事长兼代理首席执行官臧敬五不得不出面回应。

    在2022年5月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天境生物公布了尤莱利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期临床试验的初步数据,次日股价就大跌27%。有分析认为,其临床数据并不算差,只是不够好。当前,资本市场失去了对创新药企“不够好”的耐心。

    相对安全的可能是新抗原肿瘤免疫创新药企,如BIONTECH。它的MRNA产品不仅限于传染病疫苗,其5款MRNA肿瘤药物已有4种进入临床阶段(临床1期、临床2期各两种)。鉴于新冠疫苗的巨大成功,2022年第一季度BIONTECH净收入高达37亿欧元,使其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加,资本市场对其容忍度也远远大于GENOCEA。

    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创新药赛道上,GENOCEA不幸成为铺路石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