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称,他10小时前中下腹阵发性绞痛,间断性粘液血便8次,血液暗红色与大便混杂,每次量不多,排便后腹痛稍缓解。
经肠镜检查提示,升结肠及横结肠见广泛粘膜充血糜烂、浅表溃疡,表面覆白苔,呈连续性改变。确诊为缺血性肠病(肠中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肠道也会“中风”,且危险性不亚于脑卒中,发病后6小时内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肠坏死,死亡率高达90%。
医生提醒,60岁以上伴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腹痛、便血,即使持续较短时间后症状消失,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很可能是“肠中风”。
据了解,“肠中风”也称缺血性肠病,是肠系膜动脉或静脉供血不足,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或回流受阻,导致肠壁缺血性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肠中风”迷惑性强,常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或肠胃炎,除腹痛腹泻外,其特征是明显便血。所以,突发肚子不适、腹痛、腹泻伴有便血时,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除痔疮、肠癌或“肠中风”。
“肠中风”因不具备特异性,其症状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相似,容易误诊。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提醒,对于以下高危人群,进食后如出现肠胃不适,需警惕,尽早就医:60岁以上老人;动脉硬化、下肢静脉血栓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三高人群;房颤、心律不齐、心脏衰竭者;长期卧床重病患者;孕妇及长期服用避孕药者。
此外,“肠中风”本质是肠系膜动脉硬化,身体的其它动脉也可能出现了问题,所以预防关键在于改善全身血管状况,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