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全球第1和第3大癌症,更“偏爱”这类人,死亡风险也更高
  • 全球第1和第3大癌症,更“偏爱”这类人,死亡风险也更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分别位居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第1位和第3位,因这两种癌症死亡的人数,分别位居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第6位和第2位。

    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很多相同的风险因素,比如超重(体重指数[BMI]≥ 25KG/M2)和肥胖(BMI≥ 30KG/M2),这也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5个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每年导致约400万人死亡。

    超重和肥胖还与癌症患者的生存和死亡相关。据一项由IARC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在BMC CANCER的研究显示,超重、肥胖和患有心脏代谢性疾病(CMD),都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研究人员对欧洲癌症和营养前瞻性调查(EPIC)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159045名年龄在35-65岁的参与者,其中59%是女性。所有参与者中,有1620名是乳腺癌患者;1045名是结直肠癌患者。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等基本信息;20-50岁时的平均BMI;饮食、吸烟状态、饮酒量、身体活动等生活方式信息;所患癌症的类型、分期和治疗方式等信息;以及心脏代谢性疾病的患病史和治疗史等信息。

    心脏代谢性疾病主要是指患有中风、心梗、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统计结果显示,20-50岁时,所有参与者中,BMI中位数在女性中是23.9 KG/M2,在男性中是25.4 KG/M2。

    在平均长达9年多的随访期间,共有377名乳腺癌患者和509名结直肠癌患者死亡。

    刨除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20-50岁时较高的平均BMI和心脏代谢性疾病史,都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死亡风险升高有关。不过,死亡风险在不同类型癌症的不同分期中有所差别。

    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与同龄人相比,20-50岁时的平均BMI每增加1 KG/M2,与死亡风险升高4%相关。

    在乳腺癌早期患者中,与同龄人相比,20-50岁时的平均BMI每增加1 KG/M2,与死亡风险升高7%相关。

    不过,在乳腺癌晚期患者中,则并没有明显的关联。

    有心脏代谢性疾病史,与所有乳腺癌患者死亡风险升高46%相关;而且,不论是乳腺癌早期还是晚期,相关风险的升高都是相似的,没有明显差异。

    在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中,与同龄人相比,20-50岁时的平均BMI每增加1 KG/M2,与死亡风险升高6%相关。

    在结直肠癌早期患者中,与同龄人相比,20-50岁时的平均BMI每增加1 KG/M2,与死亡风险升高10%-11%相关。

    在结直肠癌晚期患者中,与同龄人相比,20-50岁时的平均BMI每增加1 KG/M2,与死亡风险升高3%相关。

    有心脏代谢性疾病史,则分别与所有结直肠癌患者死亡风险升高25%、结直肠癌早期患者死亡风险升高73%和结直肠癌晚期患者死亡风险升高17%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超重、肥胖和心脏代谢性疾病,可能会单独或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机制增加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死亡风险,如炎症、氧化应激,以及影响类固醇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和脂联素的代谢等。不过,相关机制还没有明确,还需要更多研究探索。

    由于这项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20-50岁时,较高的BMI和有心脏代谢性疾病史,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更高的死亡风险有关,并没有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如一些数据依赖参与者回忆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最后强调指出,在成年早期至中期(20-50岁),较高的BMI、心脏代谢性疾病,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较差的生存率相关,特别是早期患者。

    因此,对于成年人来讲,要注意体重的变化,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同时还有助于预防其它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更重要的是,即使不幸患上了乳腺癌或结直肠癌,也会有更多生存的可能。

    预防超重和肥胖,需要从全身的“吃动平衡”入手,也就是经常讲的“管住嘴,迈开腿”,限制吃进去的热量,适当增加身体活动来消耗热量。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保持健康体重。

    健康饮食。均衡膳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在饮食中占比,并选择含脂肪较少的蛋白质来源,包括低脂乳制品;少吃添加糖、饱和脂肪的食物;少喝含糖饮料。

    吃小份的食物。即使是健康饮食,多吃也会增加热量摄入。对于想要保持健康体重的人来讲,吃小份食物是个不错的小技巧,比如在外点单时,尽量点小份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应从事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或两者的等量结合。每周应至少有两天进行加强力量的身体活动;而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建议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

    另外,你可能还想看:

    为啥有的人吃不胖,有的人喝凉水都“长肉”?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健康榨知机」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