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揭示全新发病机制!清华大学鲁白课题组开发新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 揭示全新发病机制!清华大学鲁白课题组开发新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精神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阳性症状(妄想、思维和言语紊乱)、阴性症状(缺乏情感、无社会性和动机缺乏)和认知功能障碍等三大症状。

    精神分裂症具有相当大的异质性,一般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具体哪些基因和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能导致精神分裂症,仍然是该领域的一个重大难题。正因如此,目前上市的药物只是治标,无法真正全面地缓解三大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随着对精神分裂症认识的不断加深,目前专家们开始接受所谓“双重打击”的假说,即某种遗传因素(G)和环境风险因子(E)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该假说的难点是找到精神分裂症遗传基因和环境风险因子的组合(G×E)。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CELL子刊ISCIENCE杂志的研究中,清华大学鲁白教授领导的团队提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一个亚型和发育中个体所受的伤害性环境压力相互作用,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一对G和E的特殊组合。基于此组合,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并在此模型验证了两种潜在药物的治疗策略。

    临床流行病学和全基因组研究表明,BDNF基因(BDNF)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密切相关,但其在精神分裂症中起效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明确。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BDNF具有复杂且罕见的基因结构,共有9个启动子,可分别启动其下游9个非编码外显子,并通过可变性剪接的方式连接到第10个编码BDNF蛋白的外显子上。

    也就是说,在动物(人)的大脑中,一共有9种不同的BDNFMRNAS,但只编码同一种 BDNF 蛋白。究竟哪一种BDNFMRNA是精神分裂症的关键遗传因素?鲁白团队经过多年努力,用基因敲除技术将9个BDNFMRNAS中与大脑疾病最相关的4个分别敲除,构建了4种小鼠模型(BDNF-E1、BDNF-E2、BDNF-E4和BDNF-E6)。

    在本项研究中,鲁白实验室发现,敲除第6个BDNFMRNA,即BDNF-E6的缺陷,很可能是“双重打击”中的“第一次打击”(G)。而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的造成环境紧张的因素,如产后缺氧和断奶后社交隔离,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第二次打击”(E)。

    通过诸多行为学检测手段,如旷场实验(检测小鼠在新异环境中的自主行为、探究行为和紧张度)、三箱社交实验(检测小鼠的社交能力和对新社交对象的偏好)、前脉冲抑制实验(检测小鼠的感觉运动门控功能)、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等,研究团队观察到对人类精神分裂症有警示意义的现象:单独的BDNF-E6缺陷或者单独的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紧张,都不足以引起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症状。

    而只有两者的结合,即在BDNF-E6缺陷的小鼠发育过程中出现产后缺氧和断奶后社交隔离,才能造成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行为。该实验首次证明基因和环境对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产生缺一不可,并找到了一对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关键基因(BDNF-E6)和环境(产后缺氧和断奶后社交隔离)因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提及的两种环境风险因素,即产后缺氧和断奶后社交隔离,均会导致小鼠血清中应激激素皮质酮(CORTICOSTERONE)水平的上升。那么,给BDNF-E6缺陷小鼠长期服用皮质酮,能否取代压力刺激,诱导类精神分裂症行为呢?

    果然,BDNF-E6缺陷小鼠即使不用缺氧或社交隔离,在长期用皮质酮处理时,也可以表现出明显的前脉冲抑制(PPI)缺陷和社交功能障碍。与之相反,野生型小鼠即使长期服用皮质酮,也不能诱发上述障碍。因此,BDNF-E6缺陷小鼠和皮质酮处理,可以成为一种简化且有效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上述工作比较全面的展示了精神分裂症的各类表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

    ▲只有在BDNF-E6缺陷的小鼠发育过程中出现产后缺氧和断奶后社交隔离,才能造成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行为(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最后,鲁白教授团队还探讨了该模型是否可以用于药效学研究。他们发现模型小鼠注射TRKB 激活性抗体后,可以激活脑内BDNF-TRKB信号通路,并有效地缓解模型小鼠的精神分裂症行为,提示BDNF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相关基因。

    此外,腹腔注射皮质酮拮抗剂米非司酮(RU-486),也可翻转BDNF-E6缺陷小鼠中由于压力刺激而产生的行为缺陷,提示环境压力刺激通过升高体内皮质酮水平,与BDNF基因缺陷一起诱导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未来还需要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在该模型上的药物实验能否预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上的疗效。

    这项工作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机理研究,临床诊断及相关药物开发,均具有积极意义。首先,这一系列的工作确立了精神分裂症中至少有一个亚型,是由于BDNF-TRKB 信号通路的缺陷和发育中的环境压力刺激共同造成的,揭示了一种新的发病机制。

    其次,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BDNF表达量的降低或皮质酮含量的升高,对精神分裂症及其亚型的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基于此,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患者选择策略,更精准更高效地进行临床试验。

    最后,该工作也为这一类患者提供了增强TRKB 信号通路和阻断皮质酮升高等两种可能的治疗方案。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教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14级已毕业博士生陈燕惠是该文章的第一作者,药学院2018级博士生李尚锦、2017级博士生张天一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杨锋教授参与了该工作。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机构的经费资助。

    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