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精神不息,爱与奉献不止。近日,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谭刚当选“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6月月度人物。谭刚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也是西单院区麻醉科的带头人,让我们跟随谭刚这一路奋斗的足迹,了解协和人的勇毅担当和大爱无疆。
麻醉科副主任兼西单院区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及院校科研和教改课题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主译专著各1部。2016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7月,谭刚主动报名参加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围绕“大病不出藏”的总目标,他根据受援科室的短板精准施策,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师带徒”培养骨干,大刀阔斧优化流程,以身作则教学科研,精心培养当地人才,帮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提升三四级手术比例超过70%。
援藏这一年,谭刚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卫生健康委、医院、科室和学会的帮助下,谭刚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建立西藏地区首个手术麻醉恢复室,设置专职护士负责术后恢复工作,使围手术期病人的麻醉管理、手术室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管理达到内地“三甲医院”水平。
谭刚注重培养人才。他利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国家级的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为全区培训人才。他通过现场教学和统一授课来规范操作,补齐短板。他通过一对一、“师带徒”,结成帮扶对子携手前行。他邀请主任们亲自带队入藏,把全国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办到了高原医生的家门口,倾力为西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很多过去看不好的病现在能看好了,过去不敢做的手术现在能做了。2017年藏历新年刚过,新生儿卓玛(化名)被诊断为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病情危急,必须马上手术。由于孩子太小、手术难度大,谭刚和当地医务人员紧急制定多套应急预案,连夜进行术前准备,翻遍库房勉强凑齐了手术器械。手术开始,谭刚时刻紧盯着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抢救。在手术4个多小时里,手术操作与手控通气交替进行了几十次。在他的精心看护下,藏区第一例新生儿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矫治手术成功完成。而此前,这样的患儿只能忍痛放弃治疗,或者冒险长途奔波到内地医院去碰运气。
正是在一批批像谭刚一样的援藏医疗专家与当地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桩桩件件饱含热情的规划在医院的统筹下落地实施,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地区达到与内地同质化医疗服务能力”的目标逐步实现。
谭刚从事麻醉专业工作20余年,待患如亲,累计完成各类手术麻醉2万余例。近年来,谭刚带领团队在快速康复外科、日间手术等领域做了较多探索和实践,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构筑医疗安全屏障,进一步提升患者麻醉手术体验,提高了麻醉手术平台效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探索和贡献。
▲为了减轻患儿的恐惧,谭刚将等待麻醉的患儿抱在怀里
谭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全国各地麻醉同行提供恶性高热易感者的诊断及防治知识培训,协助多家医院筛查诊断恶性高热病例数十例,指导抢救暴发型恶性高热患者十余例。
“患者的需求就是医生的使命”,援藏归来后,谭刚依旧牵挂着西藏地区麻醉学科的发展,一直与援助单位和藏区麻醉同道保持着联系,帮助解答业务和科研上的种种疑问,继续为“世界屋脊上的健康奇迹”添砖加瓦。日常工作中,谭刚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全心全意为患者守护生命,减轻痛苦。作为西单院区麻醉科主任,谭刚带领团队深耕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在医疗质量、服务创新、数字化转型以及精细化管理运营等方面勇于探索、打破陈规、开拓创新,为增进广大患者的健康福祉矢志奋斗。回望来时路,奋进正当时。谭刚用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用医德医术谱写出大爱无疆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