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妹的闺蜜从小就是“油耳朵”,几天不掏,就有黏乎乎的耳屎,甚至有时耳朵摸起来也油油的。
平时和别人说话,她也总是刻意保持角度,害怕别人看到她的“脏”耳朵。
可以说,“油耳朵”就是在她心中萦绕的一个烦恼,还曾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病。
耳朵里的“油”其实是湿性耵聍(耳屎),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油耳”。
它由大汗腺分泌产生,主要成分包括60%的皮屑、12%-20%的饱和和不饱和长链脂肪酸,以及6%-9%的胆固醇[1]。
在我国,更多人的耳屎是干性耵聍(糠耳),所含油脂较少,因此呈干燥、毛屑状,较薄脆,如果能成功掏出来完整的一片,那可真是有一种成就感。
虽然许多朋友觉得“油耳”的耳屎油腻腻的,很是烦恼,但无论“油耳”还是“糠耳”,都是正常的。
成为“油耳”或“糠耳”主要是基因决定的,并不是因为生病。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们的祖先几乎人人都是“油耳”。
直到后来人类开始大迁徙,一些人为了适应更寒冷的气候,第16号染色体上的ABCC11基因发生了突变[2-4],才有了全新的“去油版”基因,出现了“干”耳屎。
这种突变主要发生在东亚,因此在欧洲和非洲血统的人群中,“油耳”依然是“顶流”,中国人、日韩人以及美洲原住民则多数是“糠耳”[5]。
有不少人认为,“耳屎”黏乎乎的,不掏会堵住耳朵。
在一项研究中,72.5%的受试者都认为耳屎是有害的[6]。
其实和他们想象的相反,大多数时候,被嫌弃的“耳屎”,是在偷偷保护我们[7]:
捕获带有其他小颗粒和昆虫的灰尘,防止它们到达并损坏耳膜;
它们含有的脂肪酸、溶酶体和蜡等均有抗菌活性,可以保护耳膜免受细菌和真菌等感染因子的侵害。
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借助上皮的移行功能,以及下颌关节的自然运动,如吃饭、喝水、咳嗽等张口运动,可以将大部分“耳屎”排出体外。
即便是湿性“耳屎”也有流动性,就像我们平时倒蚝油,刚开始会有点儿黏住瓶子,但如果你抖一抖(多做张口活动),就会掉出来了。
用棉签、挖耳勺等,不仅不能将“耳屎”清洁干净,还容易把“耳屎”推进深处,导致耳垢嵌塞。
而且掏耳朵引起的耳部感染,以及因焦虑、恐惧和压力导致的“耳屎”分泌过多,都是导致“耳屎”嵌塞的重要因素[8]。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如外耳道狭窄、畸形,老年人下颌关节运动无力,会影响耳屎向外脱落,可能会导致“耳屎”堆积形成栓塞。
但这些情况都不是自己能清洁干净的,还是得让耳科医生处理,他们会针对不同的“耳屎”,使用特定的器械和方法清理,较硬的“耳屎”还得浸泡软化。
而且有的“耳屎”其实不是“耳屎”,而是真菌异常繁殖形成的团块,也需要进一步治疗。
民间很早就认识到,“油耳”的人群中大多数都有腋臭(狐臭)。
临床上也观察到了“油耳”常与腋臭同时出现,且有家族聚集特征[9-13]。
加上分泌“耳屎”的耵聍腺,和分布在腋窝、乳房、阴部等区域的汗腺都属于顶泌汗腺(大汗腺)。
也正是因为腋窝处的汗腺分泌过于旺盛, 汗水过多,当中的蛋白质、脂肪被细菌分解,产生刺鼻的臭味,容易引发狐臭[14]。
因此,有学者对腋臭和耵聍患者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并定位到了前面所说的ABCC11基因,认为它不仅能影响耵聍的分泌,还可能引起腋窝处顶泌汗腺发生相同的改变,影响腋臭表型[2]。
但目前这些研究仅仅支持了控制耵聍、腋臭的基因有紧密连锁的关系,还没有明确它们有绝对的关联。
事实上,“糠耳”人群中患腋臭的也不罕见[12],而且,影响腋臭的因素众多。
总的来说,腋臭人群不一定就是“油耳”,“油耳”人群也不一定就有腋臭,所以,各位“油耳”朋友,也别太担心!
[15]杜若甫,肖春杰,黄瑞珍,张士贤,王源遂,郭德良,陈慎坚,张卫红,冶福云,赵锋.中国17个人群中的耵聍基因频率及干型基因地理分布图[J].遗传,1997(06):21-24+40.DOI:10.16288/J.YCZZ.1997.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