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常说的中暑,它的专业名称叫“热射病”,热射病可以分成经典热射病(也称非劳力性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两种,前者好发于老弱病群体,而后者好发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精壮人群,但是对于体弱的人而言,甚至连劳作都不需要也会中招。也就是说,无论体格好坏,都有得劳力性热射病的风险。
2、根据数据合理推测,长期居家的体弱人群才是中暑发病的主力,发病后的死亡率也高得多。想一想也容易理解。对体弱人群而言,中暑很可能是雪上加霜。比如老年患者本身就容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些都是导致中暑风险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3、热适应能力越强越不容易中暑,如果中暑,说明压根还没有适应环境,或者是环境已经超出了人类的生理耐受极限。
进入夏季,全国各地的气温都是一路攀升。“中暑”这个话题也一再被提起。
以往我们认为中暑比较容易发生在体弱多病的人身上,然而最近有文章称“体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并给出了理由:体格越好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好,一旦适应了高温天气,就容易对危险视而不见,从而更容易引发中暑。
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一、“体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是不对的,更恰当的描述应该是“几乎所有人都有中暑风险,体格好的人也不例外”
其一是经典热射病,也称非劳力性热射病。更通俗的讲,是指任何人暴露在高温下出现的严重中暑症状。这种中暑的发病原因可以简单理解为“躺中”――只要暴露在高温下,哪怕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严重中暑症状。
另一种是劳力性热射病,和“躺中”不一样,这种类型的中暑除了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通常还需要人进行剧烈运动或劳作,可以简单理解为“NO ZUO NO 中”,典型人群是运动员、刚开始训练的新兵、建筑工人和外卖小哥,一眼看上去都是精壮的中青年。当然,对于体弱的人而言,甚至连劳作都不需要也会中招。也就是说,无论体格好坏,都有得劳力性热射病的风险。
因此,说“体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是不对的,更恰当的描述应该是“几乎所有人都有中暑风险,体格好的人也不例外”。
国外的数据显示,经典热射病在夏季热浪期间的人群发病率为(17.6-26.5)/10万。每年因此住院的患者中,死亡率可以高达65%。如果病情严重进了重症监护室,每10个人中只有3个能活下来。而好发于精壮人群的劳力性热射病,在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约大于30%。
国内的部分调查显示,因中暑死亡的患者中,大约一半是在住所发生中暑,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中暑占比不到三分之一。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龄是61.5岁。
据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长期居家的体弱人群才是中暑发病的主力,发病后的死亡率也高得多。
想一想也容易理解。对体弱人群而言,中暑很可能是雪上加霜。老年患者本身就容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些都是导致中暑风险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越小的孩子,体温调节功能就越不成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就越弱,一旦发生中暑,进展非常迅速――每年夏天几乎都有儿童被锁在车内短时间内就死亡的新闻。
因此,这部分人群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不仅仅是着眼于青壮年。
三、热适应能力越强越不容易中暑,如果中暑,说明压根还没有适应环境,或者是环境已经超出了人类的生理耐受极限
再回到开篇文章所提到的“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好,反而越容易中暑”,如果这样理解,那人类进化出“适应”这个能力岂不是自讨灭亡?
恰恰相反,适应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对环境的热适应尤其如此。
举个例子,我们都看过奥运会。夏季奥运会大多都在炎热的气候下举办,海滨城市更容易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你会发现运动员(尤其是户外运动选手)总是会提前几周抵达举办城市进行“适应性训练”。
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要适应天气。有研究发现,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的第1周最有可能发生劳力性中暑,但通过科学、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1-2周后人体就能适应环境变化,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运动员免于中暑,还能提高运动成绩。
这种有效提高个体耐热能力的措施有个专有名词叫“热习服训练”。在我国军队中,由寒冷地带进入热带的部队官兵,还有新兵夏日高强度训练之前,都会安排专门的热习服训练。通过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逐渐延长训练时间,配合及时补水和合理休息,官兵们能在10-14天内很好地适应新环境。
可见,对环境的热适应是一件好事。适应得越好,越容易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越不容易中暑。
反过来讲,如果真的中暑了,这只能说明要么你压根还没有适应;要么你面临的环境已经超出了人类的生理耐受极限,最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这可不是“适应能力”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