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小结节的人,难免要做CT复查,就在刚刚,一个28岁男性患者,有点惊到我了,他在网上咨询我的问题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一个2MM的肺部结节,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结节基本上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也不会威胁生命,但他就这么小小的问题,反反复复的问了十几次严不严重,但这其实不是重点,因为我在网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焦虑的人,甚至有些人已经达到了焦虑症的地步,这个也不能完全怪他们,毕竟肺部结节,在没有手术切出来之前,没人有能够保证一定不是恶性,只要恶性的可能性,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但这位年轻男病人实在是惊到我了,他因为一个2MM的结节,一共做了20多次CT,虽然CT检查直接导致严重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么密集的做CT的确让人吃惊。
一月两次CT的频率,既没有必要,对身体也有可能产生伤害,那是什么情况导致他竟然做了20多次CT呢,显然是焦虑的性格导致的,我经常在网上对一些焦虑的病人说,关注自己的健康是没有问题的,也是积极的,但过分的关注,甚至焦虑就会有很严重的影响,这种严重的影响直接表现就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而不吃饭不睡觉,没有谁能够顶得住,难免导致体重下降,而体重下降更加引起很多人的焦虑,因为肺癌的一个症状就是体重下降,这样就更加加重了患者对癌症的恐惧,进入了无法解开的恶性循环中。
其实结节即使是恶性的,导致消瘦的概率都不大,虽然肺癌等恶性肿瘤是一种高消耗的疾病,晚期的癌症患者可能消瘦得形如竹竿,但早期的肺癌一般是不会有症状的,尤其是小于2CM的结节,引起症状表现的概率很小,引起体重下降的概率更小,因为这样的结节对能量的消耗还不多,毕竟细胞的数量没有上到一个足够大的量级,所以查出肺部结节的人,即使有体重下降,和结节的关系不是很大。
焦虑带来的另外一个坏处就是过度医疗,就像上面这个患者,第一个医生就告诉他这么小的结节,半年后复查一次就好了,但他接下来并没有听医生的,而是转战多家医院,每个医院看一到两个医生,每次顶着医生问自己的结节要不要紧,是不是有变化,那不复查怎么能看出来是否变化呢,那只有再做CT,做完CT还要上网再咨询网上的医生,一顿折腾后再开始下一轮的CT检查,而问了所有医生都不能给他准确的答案,毕竟通过CT是没有人能够百分之一百确定结节性质的,于是过度医疗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问诊中不断的进行着。
那不同大小的结节到底如何随访的,比如6MM的实性结节,8MM的磨玻璃结节,5MM的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是不是有一些既安全有不会过多做CT的随访间隔呢?的确有,根据中国肺部结节诊治专家共识,不同的肺部结节都有不同的随访指导。
为什么以8MM作为界定来制定不同的处理措施,是因为8MM以下单个结节大部分短时间内不会发展成不可根治的恶性肿瘤,这里面有两个含义,一、如果结节不是恶性,很少会恶变,二、如果本身就是恶性,短时间内(3-6个月)很难长到无法根治的地步。
另外,8MM以下的肺部结节用目前的诊疗手段很难取得病理标本并100%确诊。因此,小于8MM的结节可以根据下图来进行对照随访。其中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既往曾经有吸烟史或者正在吸烟,既往曾经有肺部肿瘤史,肿瘤标记物增高,结节无钙化,有毛刺症,近期随访有增大,有肺癌家族史。可以看出来,吸烟患者有相同大小的结节行CT随访的频率也要高于肺吸烟者。
由下面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出,8MM以上的结节,特别是2-3CM左右的结节更多的倾向于积极的诊治措施,恶性风险比较高的能做非手术活检(比如肺穿刺、气管镜)就做活检,能做手术的就做手术,其中做CT随访的只有三个条件,1、无法做手术,非手术活检的风险也很高的(比如近期有过脑梗,心梗,大咯血等),2、通过非手术活检没有能够确定良恶性,同时又不能做手术的,3、评估恶性程度非常低的,其他情况大部分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者非手术活检明确诊断后根据分期进行肺癌综合治疗。除非确定为良性从此可以放心。
磨玻璃结节相对于实性结节来说,恶性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我们对于磨玻璃结节的检查要更加积极一些,直径的界定要小一些,也就是说≤5MM的磨玻璃结节要采取相当于小于8MM结节的随访措施。而>5MM的结节需要更加积极一些,采取>8MM结节的随访措施。比较特别之处在于1)磨玻璃结节最好采用薄层CT扫描进行随访,2)如果磨玻璃结节密度逐渐增高,出现实性成分,即使大小没有变化做好要进行活检甚至手术。
肺部结节的随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用为目前发现了结节而发愁,但也不能在复查后发现增大而掉以轻心,该积极的时候就要主动出击将肺部结节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心态非常重要,肺上发现了结节,特别是1CM以下的结节,基本上都可以手术根治,大部分不用担心转移和复发,对于结节很小就每天担心害怕不能入睡,吃饭不香每天消瘦的人,一定要转变自己的心态,长期忧郁可能比结节的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