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陶勇受伤时在医院躺了3个多月,花了1年多进行肢体康复。但相比创业过程,才发现这种伤痛是个短期过程。他喜欢余华的《活着》——那种有了点希望又破灭,有了希望又陷入绝望,被反复吊打的过程恰恰是创业的写实。
直到2021年4月8日,智德检验终于落定了2000万元PRE-A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远毅资本跟投。投资人看事,也看人。人比商业模式重要,人比市场规模、比所谓的方向还要重要。北极光的投资人看陶勇,觉得“这个人可能没有什么挫折能打倒他。”
似乎伤医事件成了陶勇融资的加分项。这有点引爆社交媒体的“二舅”视频所映射出来的社会心态的意味——生命的韧性虽让人敬佩,但也过于把苦难“崇高化”。
陶勇经历过极端事件带来的苦难,但成为一个网红医生,很大程度是因为赤诚没有因此死去,以医生为圆心,破圈的半径却越来越大,没有让苦难持续消耗人生。
他在与腾讯财经的对话中,回应了对苦难经历的看法和人生的感悟。
问:有人说,当一个人经历过极致的伤害,或者经历过生死,以后遇到的事都是小事。我对这句话有点怀疑。因为每一次痛苦都是全新的体验,都要身体来承受。以后会打开心结而坦然面对吗?
陶勇:我觉得那件事情对我的影响不是肉体上的痛苦,而在于信念的动摇。因为你帮助过别人,别人应该是感恩的,是心怀感激的,但是反而却被他以怨报德,这件事情最大心结在这儿。有一位朋友和我说,可能大部分人经历你这样的事可能就没法干了,没想到你还能继续在这儿干。
当时,挺身而出的——现场一位患者海田的妈妈,眼科的杨硕大夫,护士陈伟微,还有一位快递员。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真有人见义勇为,真有人不惜生命去保护你。极善和极恶同时显现,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像蹦极,跳下去,弹起来。甚至弹得更高。
问:经过这次生死劫难,大多数人的反应会一蹶不振,至少会怀疑这么多年的坚持。怎么你的状态没有什么改变?
陶勇:其实也不是没有改变,没有改变的是方向,还是扎根于医疗,甚至圆心半径比原来更大。原来只是做手术、开药、看病这种小范围的事。现在向前延伸到科研落地转化、眼底检测、科普,向后是公益和人文。
一些工作方式还是变了的。我现在不直接出诊,只看知名专家团队需要看的疑难患者,都是约诊制。其实最终你会发现,医疗这个东西还是要科学分诊的。知名专家团队就是我们内部的一个分级诊疗。过去是我一个人一天诊断六七十个病人,现在更多去对抗疑难杂症。分级诊疗让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分配。
问:你有过自我否定的时候吗?
陶勇:不可能一点否定都没有。有过怀疑,有过动摇,但是它不过夜。只要这个动摇没有过夜那你就是坚定的。
问:虽然最近社交网络上爆火的“二舅”视频有真实性的瑕疵,但“二舅”这种案例有很多真实存在,所以才引发了关于苦难的广泛争议。余华在《活着》里写到:“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你是怎么看苦难的?
陶勇:二舅这个视频我看过一遍。我是这么觉得的,苦难本身肯定是负面的,但它有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而且这个转折点不一定是向下的,有可能借着一个打击是反弹向上的。就像人们说的,想跳得更高,就要蹲下来一样。
关键是,你要把苦难变成下蹲起跳而不要变成摔倒。我觉得二舅其实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他最终战胜了苦难,没有沉沦,成了一个木匠。但是我也认为,他在他自己的人生路上没有扬帆,他只是接受了苦难。但是他没有利用苦难,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问:但是你不会像二舅那样吧,你目前做的很多事,意味着你不会让苦难侵蚀未来的人生?
陶勇:可能对于我来说,因为我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可能希望一方面我希望能像“二舅”一样能战胜自己。但是同时,我还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把帆扬起来。我还希望苦难能够变成养料和肥料,能让我前行得更加有力。
医生陶勇:创业就是有一点希望又破灭,被反复吊打丨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