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一岁的小宝“咕咚”摔倒在地,双眼翻白、身体微微颤动
  • 一岁的小宝“咕咚”摔倒在地,双眼翻白、身体微微颤动

    我是个习惯凡事做充分准备的妈妈,早在小宝出生之前,我已经对婴幼儿相关的方方面面做足了功课,小儿常见健康问题更是重点关注领域。自问除非小宝天赋异禀整出疑难杂症,日常发烧、呕吐、腹泻、湿疹、异物卡喉等都已在我的预期范围内。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出生后身强体壮基本没病的小宝,刚过一岁就让我惊吓了一回。其间的跌宕起伏,现在回忆起来,有些地方都有点断片了,但个中滋味,恐怕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小宝抽搐,我以为是噎到了

    2017年6月下旬,小宝一岁的时候,我和老公带他去四季如春的大理玩了一周,虽然很累,但整个行程非常顺利,小宝跟着我们吃喝玩乐好不HAPPY。期间,虽然小宝大便有点不成型,但依然保持一天一次的频率,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迹象。

    回北京的航班是中午,我俩早晨起来收拾行李,小宝吃完奶换好衣服,嘴里咬着一块饼干在屋里闲逛。过了一会儿,他一声不响地走到我旁边,突然“咕咚”一声摔倒在地。

    我以为他是滑倒了,过去一看,马上发现不对劲。小宝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既没像往常那样哭闹,也没有想站起来的意思。我仔细一看,他竟双眼翻白,嘴唇黑紫,身子微微颤动。

    我吓了一跳,以为是吃饼干噎到了,于是赶紧叫老公过来,把小宝翻过来放膝盖上海姆立克急救。折腾了1分钟,小宝总算慢慢恢复了正常。

    看小宝没事了,我们按计划启程去机场。由于北京大雨,航班延误,我便带小宝在母婴室玩玩具打发时间。消磨到12点半,小宝突然又有点不对劲,眼珠往上一翻,身体又要往下倒,幸亏我一直盯着他,赶紧捞住。他的样子和早上一模一样,虽然很疑惑为什么没吃饼干也会噎到,但当时的情形不容多想,我赶紧把他翻过来急救,同时大声呼救。机场工作人员闻声赶来,折腾了一两分钟,小宝又恢复了正常。

    我们当即决定带他去医院。机场立刻调来一辆车,由一位负责人和一位工作人员陪着我们一起,风驰电掣地赶往医院。

    在大理的急诊室待了一晚,

    与我们预想的不同,急诊医生询问了情况之后,认为不是噎到,而是不明原因抽搐,于是开了脑电图、脑CT、胸腹CT和抽血单子。但由于小儿抽搐的原因很多,医生还是建议住院检查,确定发病原因。我俩想着在大理人生地不熟,没有照应,而且北京的医疗条件毕竟比较好,于是决定只在急诊室留观一晚,第二天回京。

    留观之前,医生曾问孩子有没有上吐下泻,我说没有,结果小宝当天晚上就吐了一次拉了两次。晚上7点多他又抽搐了一次,医生把他放平,头转向一侧,以免窒息。过了一两分钟,小宝又缓了过来。

    晚上,我和老公轮流睡觉。我睡得很轻,似乎做了无数个梦。就这么勉强睡到11点多,我实在睡不着了,就跟老公交班。快3点的时候,小宝突然醒了,一脸精神地不肯睡。我给他喝了点水,坐在床上看他玩。玩着玩着,他突然动作一滞,眼珠往上一翻,我心知不好,赶紧按铃叫护士。医生看他抽搐的频率,给他打了一针止抽搐的药,药效为4~6个小时。

    医生看小宝抽搐的频率,给他打了一针止抽搐的药,药效为4~6个小时。丨 图虫创意

    早上,临近9点,就在我们准备出发的时候,小宝突然又抽了!医生看到这个情况,强烈要求住院,否则如果在飞机上发病,出现其他危险症状,结果怎样谁都无法预料。我当时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两难选择”,打电话跟姥姥姥爷简单讨论,考虑到后面需要做腰穿等检查,对当地医院水平不了解,实在心里没底,于是我流着泪在“后果自负说明”上签了字。

    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登机,小心地观察着小宝的状态。他在飞机上睡了一个多小时,醒来玩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斜,又抽了起来。经过这么多次,我和老公已经有了经验,没惊动机组人员,只是让他躺在我俩膝盖上,把头侧过来。过了不到一分钟,小宝慢慢恢复了正常。

    本想先让小宝回家休息休息,周日再去儿研所,没想到正在机场等车,小宝居然又抽搐了一次,距前一次只隔了两个小时,发病间隔大大缩短。我们不敢懈怠,回家简单收拾东西就直奔儿研所急诊。

    做了简单的检查后,姥姥姥爷带小宝在外面的长椅上休息,我和医生讨论住院的事。出来拿单据付款的时候,小宝又抽搐了!我们赶紧把他抱到诊室,医生立刻做了腰穿检查,以化验脑脊液排除脑部疾病,同时给他开了降颅压等输液药。

    做腰穿的时候,医生用了点儿麻药,小宝并没有感到疼痛,但腰穿后要求平躺6个小时,头不能抬起,以免颅压变化导致头痛,这个要求对一岁多的孩子来讲实在有点高了。做完腰穿已经是下午6点半,两小时以后,小宝醒了,立刻要爬起来,我和老公想尽办法连哄带骗才让他又躺足了4个小时。半夜12点半,腰穿的观察期平安度过,等输完液,回到家已经是半夜1点多。

    周日我们起了个大早,赶到儿研所给小宝办住院手续,小家伙正式开始了人生第一次住院。自从头天晚上输液以后,小宝再也没抽搐过,想来是哪种药对了症。

    一般发生不明原因抽搐的时候,医院都会要求住院,一方面是防止发生意外,另一方面是方便做各种检查,排查病因。小宝的检查时间表安排得很紧,除了输液、抽血和留大小便以外,接下来两三天还有脑电图、核磁共振、腹部B超等检查。

    考虑到哺乳需要,儿研所允许妈妈夜间陪床。病床只有1米宽,我跟小宝挤在上面完全是无缝贴合,需要很注意才能不压到他的小手小脚,只要他稍有活动,我就立刻会醒。可能因为躺在妈妈身边,小宝没有哭闹,只是安静地躺在我身边。

    脑脊液检查结果陆续出来了,正常,血液和大便结果都正常。我们松了口气,这些结果基本上说明小宝的大脑、心肺等重要器官都没问题。

    三天后,全部检查都已做完,医生的最终结论是:轻度胃肠炎引发良性惊厥。从检查结果上看,可能医生最终也没有完全确认这次惊厥的原因,只是通过“各项检查都正常+大便不成形且有轻微腹泻症状+用了药惊厥就停止了”这三点来判断,倾向认为惊厥的原因是胃肠炎。

    看着这个结果,我问出了后来被无数朋友问过的问题:“胃肠炎也能引发惊厥?”

    根据医生的解释,可能是因为小宝第一次去外地玩,生活不规律、太过兴奋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出现轻度胃肠炎症状,而他的神经系统对胃肠炎比较敏感,所以虽然身体对疾病还没什么反应,能吃能睡能玩,神经却先绷不住了。

    医生认为小宝的症状是轻度胃肠炎引发的良性惊厥。丨 图虫创意

    要说我那次旅游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足,不光带了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常见病的药,甚至连纱布都带了。但显然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能想到小宝居然病出这么清奇的角度,发烧快40度都没惊厥过的神经,居然被一次症状都不明显的“轻度胃肠炎”干趴下了。

    问完了原因,接下来问预防方案。医生表示,没法预防,孩子慢慢长大就没事了,如果一定要注意什么的话,那就3岁以前不要去外地旅游吧。

    好吧……就当省钱了……

    谁能想到小宝的神经居然被“轻度胃肠炎”干趴下了。丨 图虫创意

    从那以后,只要小宝有拉稀的症状,我们就保持高度警惕,好在小宝运动发育什么的都没问题。2岁多的时候,接近12月中旬,小宝又胃肠炎惊厥了一次,送到医院,医生给输了一次药就好了。

    后来,我在网上搜索“胃肠炎惊厥”,看到了很多病例。但翻阅市面上的育儿书籍,大部分都只会写到高热惊厥,几乎没有一本写到胃肠炎惊厥,更不会提到“轻度胃肠炎也可能惊厥”。

    如果是其他病症还好,但惊厥的视觉效果足够把任何一位老母亲吓个半死,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惊厥的表现、应对方法以及可能的原因,万一中签,不至于太过惊慌失措。

    胃肠炎相关性惊厥临床上又称为“轻度胃肠炎伴惊厥”(CONVUL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CWG),多发于既往健康、没有惊厥病史的6~24月龄婴幼儿,病程中会有一次至数次惊厥发作,并且多表现为无热惊厥。多数患儿在抽搐之前就有呕吐与腹泻的症状,但少数患儿呕吐、腹泻出现在抽搐之后。本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但主要见于亚裔人群。

    一般认为胃肠炎相关性惊厥与病毒感染及感染导致的免疫损伤密切相关,尤其见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所以每年轮状病毒肠炎流行季节,胃肠炎相关性惊厥发病率也会显著增高。其它如柯萨奇病毒、肠道腺病毒等也是重要病原,少数患儿也可由细菌感染诱发。

    由于本病大多是良性的,故临床上一般在急性期予以对症处理即可,如减少或去除诱发因素、保持安静、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等,必要时可予以抗惊厥治疗。

    本病多见于秋冬季节,与轮状病毒感染发病季节一致。但在云南地区,由于气候特点不同,轮状病毒的发病季节并不特别明显,所以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文中孩子第一次是6月下旬于云南发病,而且并不是首先出现呕吐、腹泻,而是抽搐之后才有胃肠症状,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被忽略,需要引起重视。

    但是本文作者非常细心,早在孩子抽搐之前就已经发现孩子有大便不成形的情况了,只是没有出现典型的胃肠炎症状。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第一次发病时一共抽搐了6次,对于少数频繁抽搐的孩子需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脑炎等,所以需要进行头颅核磁共振、脑脊液与脑电图检查。此外,由于大多数胃肠炎惊厥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建议在给孩子做粪便常规检查的同时做一个粪便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就能够更好确定病因了。

    2018年12月中旬,孩子2岁多的时候又发生过一次胃肠炎惊厥,也提醒家长朋友,少数胃肠炎惊厥的孩子仍然有再次发作的风险,需要注意。

    胃肠炎惊厥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国内外多数学者的长期随访资料未见本病有明显后遗症,患儿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都未受到影响,预后良好。所以家长也不要有太大的思想负担,但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每6个月去儿童保健门诊做一次发育行为的筛查,直到3岁为止,以便及时发现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本文作者对于处理宝宝的突发问题能够不慌不忙,沉着冷静,知识面也非常广博,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年轻中国妈妈的特质。她们善于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干练能干,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