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肛肠外科专家金伟森:共同建立科室,我和父亲成为了同事
  • 肛肠外科专家金伟森:共同建立科室,我和父亲成为了同事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肛肠科主任金伟森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台洗衣机。“只有我们科才有洗衣机,每次手术回来要及时清洗被弄脏的衣服。”

    金伟森是全国著名肛肠外科专家,作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金虎教授的传人,他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复杂疑难性肛肠外科,如直肠癌根治超低位吻合保肛、肛门重建领域有深厚造诣。

    提到为何从医选择这一科室,金伟森表示离不开家庭的因素。从爷爷的民间行医经验到父亲的专业医疗技术,金伟森在医学世家的环境熏陶中成长,继承了家族的事业、知识、经验和技能。他与父亲共同组建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肛肠病研究所,并逐渐发展为肛肠科特色诊室。“父亲就在我隔壁的房间,我们就是同一所医院的同事。”

    金伟森一家来自内蒙古包头。从爷爷一代就在当地行医,游牧民族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较为落后,牧民生病或是骑马造成的跌打损伤基本都由民间的医生来治疗。

    “那时候哪有科室之分,民间的赤脚医生都是全科医生。”金伟森说,“我爷爷那时候已经侧重于外科、骨伤等等,随着年龄增长才开始做起了肛肠科。”

    金伟森的父亲金虎的从医经历和爷爷有相似之处。父亲9岁当兵,并曾随抗美援朝出征,为当时的战士看骨科、外科的创伤,进行简单的包扎手术治疗。在爷爷这位民间医生的带领和部队多年的培养下,父亲掌握了医疗知识与技能,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经验。“父亲的医术大多是上一辈和自己的经验总结,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书本去研究开发。”金伟森说。

    “总有人认为肛肠科是末端边缘的学科,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痔疮、胃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不断提高。”金伟森表示,父亲选择肛肠外科,既有家中老一辈的影响,又和内蒙古当地的环境脱不了关系。

    “在草原骑马,屁股是一颠一颠的,而且饮食上吃肉类食物较多,蔬菜水果等摄入较少,再加草原气候比较干燥,游牧民族的肛肠疾病发病率相当高。”在内蒙古的广袤草原,特殊的环境不仅孕育了不同的民俗风情,也促使医生的成长和当地病种相结合。

    凭借在当地多年的外科手术经验,金虎在28岁当上了当地医院的院长。20世纪90年代,65岁的金虎来到北京,成为了肛肠科主任。从20多岁开始,金虎专攻于肛肠科60多年。“父亲是‘全军最老的院长’。”金伟森说。

    曾经,全国各地疑难肛肠疾病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就诊,如今,金虎教授这位国家著名肛肠专家已经以正军级待遇离休。“但90岁的老爷子现在还一直在上班,就在我隔壁,一周要来三天。”金伟森说。

    生长于得天独厚的医学世家环境中,金伟森的从医之路似乎是自然而然。

    “我的母亲是中医科的主任,从初中开始,她就会让我背诵中医药方。当时并不能理解,就像小孩子背诗,我背的是方子。而上了高中,我就已经跟随父亲参与手术。”成长在多位医生的家庭里,金伟森的学医之路是从娃娃抓起。他真正走上肛肠外科的道路,受父亲的影响颇深。

    金伟森的父亲金虎思想比较前沿,很有远见。金伟森说:“我父母出生在呼伦贝尔,环境和条件都比较艰苦,我上大学时,父亲就说要去大城市看看。”1980年代,他到上海求学,学习外科的专业技术,毕业后到广州南方医院从事普外科的工作。

    金伟森的硕士研究方向为乳腺癌,多学科的背景,也为之后在肛肠科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在广州待了7年,有一天,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去广州找到我,希望回北京继承家族的传统,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我。”他回忆父亲与自己的长谈,“我老了,我们家传的经验和技术已经等了你这么多年,你要回来。”

    老一辈则对金伟森说,虽然肛肠科脏点累点,但能真正帮患者化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覆盖的人群更广。“爷爷说术业有专攻,不如回去继承家传的手艺。”爷爷和爸爸的建议和要求,让原本从事普外科的金伟森选择了回到北京,转入肛肠科的工作。

    28岁,金伟森回到了北京,回归了家族的传统学科。在武警总医院和父亲金虎共同组建了肛肠病研究所,并逐渐发展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的肛肠科特色诊室。

    “就像是小时候学会了游泳,拥有了肌肉记忆。尽管长时间不下水,经过一段时间也能很快熟悉起来。”金伟森从小耳濡目染的“祖传经验”,很快就在和父亲的共事中应用起来。

    “肛肠科的医生有一个特殊的标志:总有一根手指是弯曲的。”金伟森在采访时展示了他无法完全伸直的左手食指。手术中的习惯动作会造成非常特殊的职业疾病。“现在父亲还会在手术时‘坐镇’,因为肛肠很多东西是没办法用语言表达的,需要手把手的指导和自我感受的经验。”

    回到从小耳濡目染的“家传学科”,金伟森在临床工作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和理解了家人的教导。

    事实上,金伟森多位家人的工作都与医学相关。“我大姐是B超,二姐是检验,三姐做医疗精密器械修理,我的姐夫也和我们一样是肛肠科。此外,家里还有多位长辈,都在不同的科室有所建树。”金伟森遇到疑难杂症的病例时常带到家庭中讨论。“在家就像多学科的联合会诊。”

    在金伟森所在医院的肛肠科室中也有泌尿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和妇科等多位主任的参与工作。“很多病例的治疗不能靠一个人完成,手术往往是整体作战,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对他来说,做医生最大的满足感来源于患者信任与认可。“我们和患者的互相信任,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在金伟森看来,只有治好每一个病患,才是为医生个人的学习积累道路上垫好每一块砖。“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多解决一个疑难杂症就又增加了一个积累。”

    现在金伟森也成为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孩子也在接受这个学科的熏陶,每天我们在家讨论病例病情,有时候孩子会跟爷爷到医院科室。先培养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对于肛肠外科的经验和技术,他希望自己孩子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