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志中出生在临泉县单桥镇韦柿园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因病去世,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他就独自出门闯荡,苦难的经历炼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
在出门打工的日子里,他眼界开阔了,见识增长了,也结交了许多好朋友,但也认识到:一个农民工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有知识、有本领。后来在有心人的引领下,他爱上了心理学,开始自学心理学教程,研究社会心理学。
“十年磨一剑”,经过不断的努力,现在的他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督导师,民盟盟员。担任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环保大学客座教授,今年初他又被推选为阜阳心理学会会长。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他曾作为首批心理志愿者,奔赴灾区为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了灾区人民因地震带来的伤害。作为一名成功人士,成名的他更没有忘记家乡的发展。
“我在羊城展才华,更恋故乡一抔土”。长期以来韦志中一直关注家乡的发展,每次回到家乡,他都要到母校看看,给校长支招,为学校谋发展。看到学校教学设备简陋,他就捐赠投影仪;得知学生没有课外读物,他便捐赠大量图书;获悉教师因工作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时,他又无偿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大大丰富了教师教育学生的心理资本。
2015年至2016年,在他的推动下,单桥镇两次派教师到广东东莞参加由“阳光助学社”组织的乡村教师夏令营免费培训。经过培训,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掌握了体验试课堂教学的新技能。
“寒门学子上学难,阳光助你把梦圆。”2016年9月,当他得知单桥中心校有许多贫困留守学生上学困难时,立即带着东莞阳光助学社的邓伟平女士到贫困学生家里实地考察,调查核实后决定对该校十名学生给予资助。
两年来,许多不知名爱心人士已累计为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捐款2.5万元,今年3月19日,韦志中先生再次和邓伟平女士带着十名学生的学费来母校看望贫困学生,鼓励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持善心回报社会。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韦志中深深知道现在留守未成年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家乡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更需要关注,为了使母校的学生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2017年4月,他带领他的心理专家团队来到母校,围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为期两天的心理辅导。第一天辅导后,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听了他的课后大家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知道了如何应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二天,来听课的人挤满了教室,除了学生和家长,还有教育局的领导,培训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两天的活动虽然简短,但通过活动,学生们更加了解了自己,找回了自信,捡拾了幸福的密码。把学生培育成幸福乐观、精神富有的人,是韦志中先生所想要的,更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振兴桑梓是韦志中先生一生的愿望。得知家乡修路筹资困难时,他拿出三万元支援家乡建设;听说五保户韦孙氏有病,他亲自看望慰问,给老人提供住院费;2015年,家乡有个叫小佳丽的女孩得了白血病,病情十分严重,做手术急需高额费用,他得知后带头捐款,后又组织单桥籍的校友募捐,使小佳丽重获第二次生命……
“扶贫先扶智”,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农民精神的富有,就没有社会的文明进步,更谈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生农村的韦志中深知家乡人思想封建,观念保守落后,虽然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富裕了,但精神文化生活落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013年春,他在母校——韦柿园小学对家乡父老义务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之后他又利用老家的三间空房,建起一个“爱心书屋”,免费向乡亲们开放。为了更好发挥好书屋的作用,他还计划再配备一部分电脑和有关卫生保健的图书。
在我与韦志中谈论什么是好人时,他说道:“什么是好人?好人,首先自己是幸福的,好人是自身有满满的正能量,好人就是心存善念,行善举,也就是我的母校——单桥中心校打造的‘善文化’——‘始于本善,止于至善’……”“助人自助,成人达己”,韦志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了一群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转载自《安徽青年报》2018.7.11
总编辑|韦志中
责任编辑|李俊霞
审校|余晓洁 田云
网校学员服务热线:1992755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