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是“世界镇痛日”。昨天,“疼痛管理与健康科学普及”的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启动,深入北京、上海、济南等11个城市,开展专家免费诊断和健康科普讲座,通过公益性科普教育向公众宣传规范化疼痛管理理念,引起社会关注。
目前,慢性疼痛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慢性疼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然而,面对疼痛,由于缺乏对疼痛原因、疼痛类型等的认识,大多数患者选择忍受疼痛,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结果显示,82%以上的患者不知道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区别,73%以上的受试者不知道急性疼痛会转化为慢性疼痛,导致许多疼痛患者在选择镇痛方法时失明,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师协会大众医学分会会长郭树斌说,公益性活动的启动恰逢2017年的“中国镇痛周”,该周启动了三个步骤的“疼痛标准化管理”。第一步:预防,即在慢性疼痛发生前建立一种疼痛管理意识,并通过规范日常习惯来避免慢性骨骼肌疼痛。第二步:治疗时,需注意初始症状,及时就医,根据医嘱区分对症治疗的原因,注意慢性疼痛所造成的危害,以达到正确治疗的目的。如果有反复疼痛症状,我们可以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及时进行医院自我用药,以保证第一次控制慢性疼痛症状的发展。第三步:康复后,慢性疼痛状况得到控制,需要进一步观察,做好日常防治工作,避免反复或加重疼痛。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速度的加快,约80%的65岁及以上人口至少有一种慢性病,其他年龄组的人群更容易产生疼痛;颈部、肩部、腰部、背部等部位劳损,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骼肌疼痛障碍。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系董事长陈维生,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骨科司司长陈维生指出,由于退行性关节炎,大部分慢性疼痛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经常是由负重关节(如膝关节)引起的。早期干预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关节变形、O腿出现等。
在谈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中国中医研究院风湿病学分会主席、广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姜泉说,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在中老年妇女中,经常发生关节肿胀和疼痛,残疾率很高,经常被称为"没有死的癌症。",如果三年没有标准化,关节的损伤占70%。但是,如果早期检测,早期治疗,疾病可被控制,可以是轻度的或不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