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妻子是央视制作人,丈夫是老师,6旬夫妻退休后做面包火到了法国
  • 妻子是央视制作人,丈夫是老师,6旬夫妻退休后做面包火到了法国

    现场的LED大屏幕上写着法国面包节晚宴,场馆内摆放着许多餐桌,上面有着各式各样的面包。

    一个穿着正装约七十岁的老年人紧张得用手帕抹了额头上的汗。

    他身边的老太太开口道:“瞧你这样儿!怎么这么紧张?”

    正装老人开口:“刚刚驻华大使吃了我们家的面包,能不紧张吗?”

    老太太斜了他一眼:“你要相信我俩的手艺!”

    中国人不能在背后说人小话,说曹操曹操到,大使身边的助手朝两人走来。

    助理开口道:“请问你们就是桌子上巧克力可颂的制作者吗?”

    老人们咽了咽唾沫,之后在助理疑问的眼神下点了头。

    这两个老人是谁?法国大使在尝过他们的面包后又有着怎样的反应?

    王桥英,1956年10月出生于武汉,她的家庭条件优渥,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大学毕业后,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王桥英被分配到了中央电视台。

    在当时,中央电视台里的条件十分艰苦,员工没有固定的宿舍。

    在北京的日子十分艰苦,寒冷的冬天能在宿舍里有个烧火的炉子,煮上一碗白水挂面都令人十分满足。

    因为王桥英读大学时已经二十多岁,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家里人给她介绍了一门亲事。

    介绍人告诉王桥英,对方是一个数学老师,为人很有才气,名字叫做熊英杰。

    熊英杰家学渊源,家里餐桌上的菜肴都是流传了好几代的私房菜。

    在熊英杰刚上初中时,他已经学会了切丝切片等功夫活。

    一家人最喜欢的便是围在餐桌前点评家人的饭菜口味。

    双方相亲见到的第一面,都对彼此的印象很好。

    熊英杰觉得王桥英长得漂亮,性格又文静,而王桥英也觉得熊英杰谈吐文雅。

    在相亲见面后,两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回想起当初的恋爱过程,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浪漫的经历。

    二人交往时,谈论的都是些家常话语,透露着柴米油盐的平淡气息。

    在王桥英前往北京前,两人领了证。

    结婚最初,因为熊英杰在武汉教书,而王桥英在北京上班,两人聚少离多。

    之后,熊英杰成为了自由撰稿人,也曾在央视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撰稿人。

    1988年,两人的儿子出生,为其取名为熊晓思。

    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期间,王桥英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但在这份答卷背后,是王桥英每天的高强度工作和高度紧张状态。

    因为王桥英监制了众多题材不同的电视节目,所以要求她本人对于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在工作之余,王桥英最喜欢看书看电影,她也会收看其他的电视频道,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王桥英夫妇与面包结缘,也有着电影艺术的影响。

    王桥英曾和丈夫一起观看了一部介绍北海道文化的纪录片。

    在纪录片中,王桥英发现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职场人,在退休后选择回归田园。

    王桥英想到我国古代也有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文人墨客不少都选择隐居田园。

    2006年,五十岁的王桥英向央视提出了退休的申请。

    一是想把机会留给更多的年轻人,二是想要在退休后退隐山林。

    但央视驳回了王桥英的请求。

    终审的压力虽然还是很大,但工作比之前更加自由一些。

    影片讲述了两个女人,因为学习法国美食文化,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多彩的故事。

    受到电影的启发,王桥英埋在心底的种子破土而出。

    因为工作还在继续,王桥英夫妻只能用空闲时间在书上或者网上寻找教程。

    自己上手却很难拿捏,差一分多一分都不能达到最佳的口感。

    夫妻二人在练习的过程里做了很多笔记,成果不到位,他们就对着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找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坚持这种枯燥的过程,但夫妻两却觉得试错充满了乐趣,乐此不疲。

    儿子熊晓思在夫妻二人的栽培下,也逐渐成才。

    高考后,熊晓思考上了重点大学的法语系,大学毕业后,熊晓思提出想要去法国学习甜品。

    周围的人都很不能理解熊晓思,为什么不去高等学府深造,却要选择去学手艺?

    但王桥英夫妻两对儿子的选择表示支持,他们鼓励孩子去巴黎蓝带国际厨艺学院学习。

    在夫妻俩看来,能在法国切身感受美食文化,比单纯的学习还要重要。

    2012年年初,熊晓思从法国巴黎学成归来,在五星级酒店和烘焙店里做考察。

    可在就职期间,熊晓思发现自己就职的单位追求指标,却忽略了做甜品这件事的纯粹。

    但计划不如变化,在准备期间,熊晓思被一家甜品公司聘请到上海做研发总监。

    现在的这家公司和之前的企业不同,这个甜品公司和法国知名品牌有着密切的合作。

    原本为儿子添置的各类设备已经买好,熊晓思却要前往上海。

    王桥英夫妻两觉得丢了也是浪费,便把相关设施都搬到了他们位于长城脚下的乡村小院里。

    两人琢磨着用闲置的设备给自己做些甜品。

    第一次做的是法棍,夫妻二人在儿子的指导下一步步尝试。

    这次做面包的经历和在工作闲暇时的试错不同,有专业的机器,还有儿子贴心的指导。

    两人拿着面包,感觉心里充满了欣喜。

    后来熊英杰和王桥英拿着儿子教会的法棍去参加法国美食文化分享活动。

    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听着身边的人在问法棍是谁做的。

    大家都夸奖王桥英夫妻的法棍是在场最纯粹的法国面包。

    在之后,两人便更加认真学习起了烘焙。

    但最开始只是帮忙的熊英杰,对于做面包越来越沉迷。

    他从面包前期的材料选择,到制作面包的每一步都参与其中。

    后来夫妻两做面包大部分的体力活都由熊英杰来操手。

    而王桥英则开始了果酱的熬制。

    王桥英在家里的院落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子树,到了丰收的季节,便把自家的果子熬成果酱。

    果酱是搭配面包最好的选择,就像熊英杰和王桥英这对伴侣一样。

    在王桥英夫妻俩看来,面包的制作过程也像是一个生命诞生的过程。

    王桥英夫妻觉得面包是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做面包的过程需要怀着敬畏心。

    他们选用大兴安岭里的杂交黑麦,用自然发酵的方式来制作面包。

    做好的面团捧在夫妻两的手心,就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面团也有生命,在制作过程中,王桥英夫妻会给面包听不同的音乐。

    而做到独创的红菜头面包时,夫妻二人会播放巴赫的钢琴曲。

    夫妻二人觉得古典音乐会通过声波传递给面团美好的期许,在音乐下发酵的面团,会释放满满的爱意。

    为了能够让更多人尝到自己家的面包,他们将面包店从自己的小家,搬到了北京市通州区宋庄。

    他们租了朋友在宋庄的一间房子,将其打造为法式美食工作室。

    因为工作室外观由木架和透明玻璃搭成,有很多人亲切称呼这个建筑为“宋庄小鸟巢”。

    熊叔指得是熊英杰,而熊婶则是王桥英。

    他们虽然开了店,但一周一般也只能做出两三百个面包,贵精不贵多。

    因为面包的口感很好,熊叔熊婶的名头一下子在北京传递开来。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有两个做面包很厉害的老人。

    每周做的面包,一做出来很快就被全部订光了。

    2019年,两人又把面包店搬到了繁华的北京东三环,生意更热闹了。

    的QQ上突然弹出了一个消息。

    对方称自己常居在法国南部,听说熊叔熊婶面包做得很好,希望能够让熊叔熊婶为在国内的亲人制作法棍。

    这是夫妻两第一次接到海外的订单,感觉十分神奇。

    在面包节开展前,经过大使馆的考察,熊叔熊婶受邀参加了面包节晚宴。

    今年受邀的国内商户只有四家,其余都是连锁店,而熊叔熊婶是唯一一个家庭式手工面包店。

    在面包节开始前,夫妻两花了很长的时间做准备。

    在宴会上,法国驻华大使吃了熊叔熊婶的巧克力可颂。

    过了一会儿,大使的助手询问夫妻两:这个面包有没有多的,大使想要带回家和家人分享。

    夫妻两在参展时做了很多,表示有多余的可以分享。

    驻华大使在宴会上还直接与夫妻二人进行交谈。

    原来大使的家乡在法国布列塔尼,大使在品尝巧克力可颂时,回忆起了家附近的面包店。

    熊英杰夫妻俩的面包店,已经得到了法国本地人的认可。

    在大使开头后,宴会上有很多人都来到熊叔熊婶的展位上尝鲜。

    没过多久,夫妻两带来的面包就被吃完了。

    这次面包节上,熊叔熊婶面包房获得了法国驻华大使馆颁发的荣誉证书。

    之后熊叔熊婶的面包店更是在圈子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不少来中国打拼的法国人都会选择在夫妻两这里买面包,几乎将熊叔熊婶的店当做了她们的家庭面包房。

    熊叔今年68岁,熊婶今年65岁了,两个人加起来是133岁的夫妻,他们的人生可谓传奇

    如今的人每天都过着忙碌的生活,在闲暇之余总是会想象退休后的清闲日子。

    但并没有每个人在退休后都能像他们一样开起小店,获得荣誉。

    许多人总是在想着以后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生活其实并不在未来,而是在现在。

    发现生活的美好,拥有一个快乐的心,岁月流逝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