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初衷很简单――我喜欢孩子。跟孩子打交道非常单纯,也很美好。作为儿科医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回想近十年,我从重症医学科转到了急诊科,今年已是我在急诊科的第7个年头。刚到急诊科时,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改善诊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让急诊工作更为有序,成为摆在我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跟同事们认真探讨,在医院的支持下,改良急诊区域划分,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开展儿科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工作,并建立多种严重儿科疾病的快速诊疗通道,让来急诊的危急重症患儿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儿科急诊经常遇到复杂的情况,抢救任务也重,因此我和科里的同事们基本都是分秒必争的工作状态。虽然辛苦,但通过我们的全力以赴,看到一个个生命被抢救过来,走出急诊这扇门,他们又能正常的生活、健康成长了,我就从心底里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急诊科工作的时间长了,我发现,很多来急诊科的孩子都是由于意外伤害,如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坠落伤、溺水、中毒、烧烫伤等,轻则让孩子饱受疼痛、家长担惊受怕,重则可能致残甚至致死,造成家庭的极大痛苦和负担。而绝大多数伤害都可以通过改变固有观念、规范日常行为、增强社会关注度、改善公共设施安全性能、设立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规避。通过预防关口前移,让更多的孩子免受伤害。
于是,我除了做好本职临床工作外,还成为了一名健康科普工作者,为儿童健康成长鼓与呼。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媒介和形式开展预防儿童伤害健康科普,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儿童伤害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并提出“预防儿童伤害,人人都是主角”的健康理念。
这些年,我曾走进中小学,跟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讨论;也曾基于实际案例,带领科室同事编写《儿童安全手册》,传播科学的儿童伤害预防和基本急救知识;还曾跟随国家卫生健康委“名医走基层”活动,前往革命老区和边远地区为孩子们义诊,教他们各种安全知识。疫情期间,我也多次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宣传如何注意儿童居家安全、做好疫情下的儿童防护。我还多次参加儿童道路安全研讨会,为促进儿童道路安全立法贡献微薄之力。当我看到2021年6月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了相关规定的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不仅是因为自己在推动立法的过程中尽了绵薄之力,更是为了国家通过立法让儿童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近年来,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国家对健康科普越来越重视,我也有幸成为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的第一批成员,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举办的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长视频类优秀作品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举办的“京城健康守护杯”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等奖项。我深知,这是荣誉,也是责任。
因为爱孩子,能够做儿科医生,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之一,这个职业给我带来的收获远比我的付出要多得多。因为爱孩子,除了做医生,我还选择做一名儿童健康科普工作者。能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我乐此不疲、充满动力。
王荃,女,汉族,中共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医疗工作26年。曾获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优秀医师奖、2021年度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先的初心使命和以生命为重的价值追求,在奋斗中见证了时代前进、国家发展、行业进步的美好画卷。
我们开设“强国复兴有我・我的这十年”专栏,讲述十年来卫生健康行业先进典型们的奋斗故事和心路历程,与您一起感悟他们的爱党之情、报国之心、为民之志,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