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中国医师节|吕芹:在消化内分泌科七年的耕耘与收获
  • 中国医师节|吕芹:在消化内分泌科七年的耕耘与收获

    “感谢吕主任和所有的大夫!假如没有这次肠镜精查,后果不堪设想!”这位女性患者23岁,刚刚大学毕业,春节前才做了入职体检,没有任何异常,消化道也没有任何症状。但大学毕业后每每想起死于肠癌的父亲,并听到朋友对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分泌科放大内镜早癌精查的认可,才找到吕芹主任做这一次肠镜。结果肠镜显示结肠管状腺瘤伴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粘膜内癌变),所以做了治愈性切除。

    “有些事确实不能去假设,更经不起忽视和等待”,吕芹表示由于有很多生活习惯无法彻底改变,所以很难做到对恶性肿瘤100%的预防。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一定岁数,大部分人都会长息肉。腺瘤性肠息肉,在癌变前也是良民,不会产生任何危害和症状;但是,随着它的体积不断变大,就会发生异型增生,最终导致癌变。

    我国近十年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中其中三种与消化道相关,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2016年新发病例40.8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近10.04%;死亡19.6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8.12%。“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治愈率超过90%!”为了这句话,吕芹和她的团队在消化内分泌科默默耕耘了七年。

    2015年末作为消化内分泌科主任的吕芹将消化道早癌筛查作为消化学组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科室团队配备了高清电子内镜系统这样高精尖的设备,如同给了他们一把利器,然而,面对这样的高级设备,吕芹还是犯了难。

    “说句实话,在工作开展之初我个人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吕芹说因为科室本来人手就紧缺,虽然有了高级的设备,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大家对于仪器设备使用不熟练、人才梯队不完善、中坚力量断挡等等难题都摆在她面前。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还有领导和患者们的殷切期望,她重新振作自己,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迎难而上。身为一名医生加上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她深知科技强国是一场接力跑,而科室医护人员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室“引领者”和“服务者”,把“1”变成“N”,把“我”变成“我们”,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为了更快更好地开展工作,让利器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医生的好帮手,她从医院的大局出发,在现有的人员配备情况下,多次规划,不断给全科室医护人员做思想工作,同时应对各种的突发情况,将人员、设备和时间分配都发挥到极致的程度。

    吕芹身先士卒,为大家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最初的两年她基本都是吃住在医院,而家成了名副其实的旅馆。加上科室的医护人员同心协力,大家带着满腔热情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各位住院医师都是每3天3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大家也都毫无怨言。消化内分泌科的护士们在本来就很繁累的日常工作之上,还不断完善每个细节,不遗余力地献言献策。“我们的科室是一支高效率,高治愈,高强度能打硬仗的医疗团队。”吕芹充满自豪地说道。

    解决了最关键的人的问题之后,她又开始做培训带队伍。通过“手把手”培训、长期的规范化、同质化培训等一系列措施,送出三名医师进行了为期分别2-3年的规范化培训,克服了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和技术方面等问题,让科室内部的医护人员真正地掌握这些仪器设备,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同时,也通过聘请外院专家来会诊,讲座、手把手带教内镜。2016年末,她协调麻醉科、病理科、外科、信息科、装备科、医保物价多部门协作,团队全员出动,开展了首例无痛内镜下早癌筛查。在2017年初开展了该院首例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质的飞跃之后,“我的内心也更加坚信我们这支团队的实力和能力”,她说她看到了这支团队真正的践行了医护工作者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随着内镜下手术相关技术的夯实,加之各方面的条件的逐步成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步入正轨。吕芹多次牵头举办内镜下消化道早癌学术交流会,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傅光义、国内知名教授王赞滔等进行讲座指导,科室防治消化道早癌科普宣传、引领区域性消化道早癌早诊早治工作,这些讲座和专业的宣传让他们团队的成员受益匪浅,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也日益成熟。同时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周边患者对他们团队的认可肯定和信任。2021年与2019年同比,同时应对疫情的突发情况,内镜诊疗人次增长70%,最大程度满足了患者预约等候周期,使百姓切实获益。

    随着辖区患者的消化内镜诊疗需求日益增大的形势下,吕芹协调麻醉、病理、外科、院感、医学装备等多科室医护人员,跨多学科,克服协调困难,充分利用线上的高效率特性,成立“消化内镜优化服务流程”微信群,建立“紧密医联体绿色转诊通道”,依托同质化规范的诊疗技术,以及高清的内镜设备、高水平的消毒和灭菌的洗消院感质控,围绕“早癌精筛、早诊、早治”为核心,极大程度缩短患者预约等候周期,确保普通内镜7个工作日之内、无痛内镜14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我的家人看到在家里很短的时间里仍然在忙于回复短信处理医院各位患者的问题,也是十分的心疼”,但她说她已经十分适应这种高效地处理模式,充分利用下班的时间来管理科室,处理一切突发情况,实现了24小时都在岗的状态。

    在上面成熟的运转模式下,2021年与2019年相比,该院内镜诊疗同比增长26%,无痛内镜同比增长98%;镜下手术同比增长100%;尤其是镜下早癌检出率提升,最高级别四级手术消化道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真正做到了“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科室医护人员也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身价值。

    如前文所提到肠癌晚期,它就是一枚小小的息肉演变恶化而来的,所以说,腺瘤性息肉其实就是定时炸弹,不请拆弹专家清除掉它,总有一天会爆炸。

    吕芹表示腺瘤检出率(ADR)被认为是与结肠镜质量最相关、最重要的指标。ADR 每增加1%,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则降低3%,致命性结直肠癌风险降低5%。欧美国家在50岁以上的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中 ADR≥25%,中国人群的 ADR 约为14%~15%(数据来源: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

    吕芹统计了他们科2016年的腺瘤检出情况总体为1.8-4.1%,到了2021年腺瘤检出率(ADR)为34.7%,其中男性为37.6%,女性为26.5%。目前他们科室的检出率远高于大数据中的15%,大大降低了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在“早癌精筛、早诊、早治”的工作中意义深远,这些可喜可贺的成绩也都是来自消化内分泌科所有医护人员的精湛的医术和无怨无悔地共同付出!

    “我们永远在发展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路上砥砺前行。”吕芹说,只有狠抓医疗质量,开展多病种的“提高医疗质量、增加诊疗效率和保障患者安全”临床路径的探索,科室一直执行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做到医患、医护、护患联动的理念,才能不断整合优化临床资源,做到患者真正的满意和康复。(撰文/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宣传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