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探洞致真菌感染引关注,专家:探洞环境犹如病毒库
  • 探洞致真菌感染引关注,专家:探洞环境犹如病毒库

    近日,“探洞引起真菌感染”一事引发大众关注。起因为一名为“自在禅绕画”的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2018年末在云南探洞的经历。她介绍:“11月的洞穴,潮湿、闷热,除了呼吸声,还能听见洞壁之下溪水潺潺流过的声音。探洞几周后,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咳嗽不止,高烧不退,在医院被诊断为肺结核晚期。”

    8月 18日,该网友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发生的野生景区事故让她决定分享此前的经历,希望大家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充分了解探险的风险,希望户外工作者能够进行充分的防护措施再开展户外作业;也希望社交平台在审核时充分考量一些野生景点的风险,广大群众能够避免跟风去危险的野生景区,珍爱生命,敬畏自然。

    “近年来,探洞逐渐普及,但该运动并不适合每一个人,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有大量对人体有潜在威胁的生物,尤其是蝙蝠,堪称病毒库,这些微生物感染肺部后有些会留下后遗症,比如空洞,钙化灶等,如果误诊,还有可能错误的被手术,失去一部分肺。”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据上述网友描述,探洞的20多人都出现了感染症状,呼吸困难,拍片显示肺上呈白色,医生怀疑是某种真菌。多轮骨髓穿刺后,仍未确认致病的真菌。“当时专家分析,在某个时间点内,洞穴中的某种菌类‘活’了过来,孢子在空气中翩翩起舞,在这个密闭空间中,菌群随着呼吸进入到我们一群人的肺部,我们成了菌群的宿主。”该网友表示,两年后才恢复了体力,但仍会咳嗽和支气管发炎。

    此类案例并非个例。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耿鹏等发表于《临床放射学杂志》的文章《8例原发群体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CT表现分析》也介绍了探洞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8例患者最终被确诊为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8例患者于2016年8月3日同时至德宏州芒市锅盖石村某蝙蝠洞中探险,洞深、阴暗潮湿,洞中有成千上万只蝙蝠,且当时有许多蝙蝠分泌物形成气溶胶,味道刺鼻、刺眼,自觉恶臭,患者均未做任何呼吸道防护措施,在洞内持续停留3小时左右。

    “身边也曾有人在云南探洞时有类似经历,感染后只能通过病理切片研究致病原因。洞穴内存有大量的蝙蝠粪便,粪便潮湿,在发酵过程中很容易滋生一些菌类物质。”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成员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胡洋也表示,“我就曾经遇到过两例,肺上都留下了空洞,并长期有气喘症状。”

    记者以“野生探洞”为关键词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多地存在野生溶洞旅游项目。据网友分享,这些探洞之旅多为野生景区,洞穴内道路较多,容易迷路,部分需要徒手攀岩,探索的一家大小都需要在专业“向导”的陪同下前往。收费价格为单人600元到900元不等。部分洞穴甚至没有命名,以“纯野生”“天然”“探险”吸引游客。野生探洞背后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未引起充分重视。

    “肺部真菌病虽然常见于山区,平原地带比较少,但有些家庭环境潮湿,或者长期居住于地下室的人员当中也时有发生。”胡洋提醒,如果对探洞运动特别感兴趣,也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进入洞穴时做好防护,尽量不要接触不明物体,戴好口罩,注意环境和自身消毒。蝙蝠粪便的分泌物不仅容易在洞内环境中滋生,在其他任何环境下都可能滋生。

    此次事件发生后,她已不再参加野生洞穴探险。该网友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希望喜欢探洞、探险的人一定要了解感染的风险,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