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的中药,含嘴里解百毒
在浩如烟海的中药王国里,甘草是本草国里的国老。我国现今临床常用的700余种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推甘草。据统计,甘草的处方率在79%以上。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其入药的历史都很悠久,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东西方的古人对甘草的应用有所不同,东方多用作解毒剂,西方则用于祛痰和镇咳。
在我国,甘草始载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古书《尔雅》中,药用则首见于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一书。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说其能: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南朝医学家陶弘录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宋朝苏颂的《图经本草》上曾记载:在当时的湖广地区,人们外出旅行,随身必带甘草数段,以备不时之需。凡就餐前先试服少量饮食,再取甘草嚼汁,若经此不吐者,证明食物无毒,便可放胆享用。间常在婴儿手腕上缚一段甘草,任其吮吸,又甜且有益无害。
从前,某乡村中有一位老中医,医术精湛,经常救死扶伤,在当地口碑甚好。一次他赴外地为人看病,临行时给徒弟留了几包事先开好的药,准备应付家里来的病人。谁知他多日未回,留的那几包药要用用完了。
徒弟只好把院里烧水用的嚼起来甜丝丝的干柴切碎包起来妄称是师傅走时留下的药,谁知那些患了脾胃虚弱的病人、患有咳嗽痰多的病人、患有咽痛的病人、患有痈疳肿痛的病人、患有小儿胎毒的孩童吃了这些甜丝丝的干柴,病都好了。这种干柴就是甘草。从此,甘草便开始入药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两和诸药的功效。用于牌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孪急疼痛,痈肿疮毒,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名医别录》记载:温中下气,伤脏咳嗽,温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日华子本草》记载:甘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相对于其他的草药来说,甘草最大的特点是药性和缓,能调和诸药。所以,在许多处方中都由它压轴,称之为甘国老,也就是和事老的意思。
明代陆粲《庚已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御医盛寅有一天早晨刚进御药房,就感到头痛眩晕,随即昏倒不省人事。由于事发突然,周围的人皆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消息传出,有一位民间医生自荐为盛寅治病,取中药甘草浓煎后令其服用,不久盛寅便苏醒过来。其他的御医颇感惊奇。这位民间医生解释说:盛御医因为没有吃早饭就走进药房,胃气虚弱,不能抵御药气郁蒸,中了诸药之毒,故而昏厥。甘草能调和诸药之性、解百药之毒,所以让他服用甘草水后便苏醒了。
但是,甘草在应用时,一般不起主要治疗作用,它的任务是帮助君药发挥作用,并能减轻一些药物的毒副反应,使方中诸药同舟共济,驱除邪患。
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有歌后语说药里甘草一百搭,就是这个意思。中医师所开的中药处方中,大多离不开甘草这味药。纵览方书可证,《伤寒论》、《金匾要略》两书中用甘草者达120余方,占方数之大半。
但是,如果配伍应用失当,甘草则当和不和,当解不解,增药之毒,助邪肆虐。也就是说,如果所配的药材不合理,药性之间互相抵触,甘草也无法进行合理的调节。而且,如果药材中有毒性,甘草不但无法调解,反而会加重毒性的发挥。正因为此,甘草才有药中和事老这毁誉参半的称号。
现代医药学已证实甘草确有较好的解毒功能,可消除和降低氯化铵、组织胺、水合氯醛、苯、砷、汞等的毒性,对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而且也证明它能治疗诸般咳嗽,还能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对胃肠道溃疡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甘草还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胆固醇,以及具有镇痛、抗惊厥的功用。此外,由于甘草独具甘味,又有缓和其他药味性能之作用,故在复方中能起到协调各药、补偏纠弊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据日本、美国医学研究发现,,其抑制率达78%。,。,病人的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增强。。而美国也有类似的报道。
☟ 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